最近几日,青禾自己都对自己的表现觉出些异样来。
她穿来清朝已经五六年了,可能因为对这里一直没什么归属感,只求生存,不求生活。
对穿着打扮而言,平日里也只求衣着整洁发髻不乱,从来不曾仔细端详过自己的脸。
今日晨起,她竟鬼使神差地对着铜镜,将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梳了又梳,最后不知怎的,又从妆匣里拣出一朵浅粉色的绒花,斜斜簪在鬓边。
镜中人影朦胧,却依稀看得出是个标致的模样。不是明艳夺目的美,而是江南烟雨般的温婉。
鹅蛋脸儿,皮肤细腻白皙,因着年轻,透着一层健康的莹润。
眉毛生得极好,不需修剪便如远山含黛,疏朗有致。
眼睛不算极大,却黑白分明,眼尾微微下垂,看人时总带着点天然的柔和与沉静,不笑的时候也像含着三分善意。
鼻梁秀挺,嘴唇薄厚适中,颜色是天然的淡粉。
此刻簪了这朵绒花,素净的脸上便添了一抹娇俏,更显得清秀可人。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脸上微微发热,心下有些好笑,又有些莫名的悸动。
她来行宫这些时日,零零散散也收集了不少当地特色的绒花,原本都攒着,想着带回京去给芸香,想必她一定欢喜的紧。
也不知那丫头在京中怎么样了,房子看得如何,有没有被人欺侮。
按往年的惯例,圣驾总要待到九月秋凉才起銮回京,与往常一般无二的长期差旅,如今因着心里有了挂念,竟显得格外磨人。
康熙五十二年,闰五月。
虽说还是五月里,天气却已十分燥热。圣旨下来,决定五月十三启程往汤泉驻跸几日,以避暑热。众皇子自然随驾。
銮驾出行,仪仗煊赫,扈从如云。
队伍迤逦而行,旌旗蔽日,马蹄车驾扬起阵阵尘土。
青禾坐在分配给宫女们的青帷小车里,颠簸摇晃,车内闷热异常。
她撩开车帷一角,外面是望不到头的仪仗和护卫的骑兵,阳光白晃晃地刺眼,空气里满是尘土和汗水的味道。她放下车帷,靠着车壁闭目养神,只盼着早些到达。
汤泉行宫比热河行宫规模小些,但因有温泉,别有一番精致。
抵达之后,自然又是一通忙乱的安顿。等到所有的事都忙完安置好,已经是次日午后了,主子发话,让所有人都松快松快,午后便可各自商量着轮休。
张保竟不知寻了个什么由头,又疏通了些关系,跑来悄悄说要带青禾出去逛逛。
圣驾威严,他们二人自然不敢远走,只在行宫外围专为伺候皇驾人员的短街上转转。即便如此,也需得了王进善的默许,且有时限。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短街不长,两旁多是临时支起的摊棚,卖些土仪、瓜果和粗糙的工艺品,也有挑着担子卖凉茶和简单吃食的。虽比不上京城繁华,却也人来人往,颇有几分热闹。
青禾深吸一口宫外自由的空气,只觉得连日来的憋闷都散了不少。
她在一个卖草编蝈蝈的小摊前停了停,又看了看旁边篾筐里红艳艳的山里红。
张保跟在她身后半步,不时问道:“可有喜欢的?我买给你。”
青禾摇摇头,继续往前走。直到一处人稍少的僻静角落,她才停下脚步,转过身,抬头看向张保。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朵粉色绒花显得愈发娇嫩。
她性格里虽然温顺,却并非扭捏之人,心中既存了疑,便只想着开门见山问个明白。她看着张保,目光清澈平静,直接开口:“张保,你为何......待我这般好?”
张保没料到她如此直接,猝不及防之下,脸腾地一下就红了,眼神慌乱地四处游移,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我......那个......就是......”支支吾吾,语无伦次。
青禾也不催他,只安静地看着。
张保深吸了几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才磕磕绊绊地说道:“其实......早在阿哥所的时候,我就......就注意到你了。”
“那会儿主子身子不好,你伺候得特别经心,什么都懂,汤药、饮食、冷暖......样样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可你从来也不争什么,不像有些人,有点功劳就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他顿了顿,偷偷看了青禾一眼,见她认真听着,胆子稍稍大了些,话也顺了些。
“后来......后来跟着雍亲王去郊外那回,弘时小阿哥脚伤得厉害,当时乱糟糟的,就你特别镇定,一点都没慌。我就觉得你这人,真不一样。”
“再后来,”他声音低了些,带着点不好意思,“我就忍不住多留意你。”
“看见你偷偷省下点心给院子里那只瘸腿的小猫。看见你耐心教新来的小宫女认药材,一点不急躁。看见你得了赏赐,转头就分给了底下一起辛苦的小太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