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起床,赵晴只感疲累,昨日她并没有睡好,大概是换了新居的缘故,出门看见周氏,发现周氏脸色也不太好。
“娘,是不是不习惯睡得不好,要不你再去睡会儿吧。”
周氏顺着哈欠摆了摆手,“没事儿,我睡得挺好,赶集要趁早,等清儿回来咱们就走。”
赵晴这才发现院子里没有宁清的人,“阿清做什么去了?”
“说是去趟书肆,我便让他把去书院该买的都买了,省得跑二趟,二春也跟着去帮忙了。”周氏见她脸白,“是不是一早隔壁有声响你睡得不安稳。”
这处住得密集,与邻居也就隔堵墙,同乡下独院相比还是要吵许多。
“没有,那点声音吵不到我。”
赵晴去后院洗漱,见水缸水不多了又去公井提水,周氏则在后院洗衣服。
宁清带着二春回来的时候,二人正好晾晒完衣服。
“东西都买齐了吗?”周氏询问,擦手上前。
“买齐了,我这便走,过来与你们打声招呼。”
“到了书院对夫子要恭敬有礼,要给人留一个好印象。”周氏上前帮他把衣服又理了理,“你去吧,我们也要出门了。”
宁清一走,赵晴几人也出了门。
“希望清儿在书院能顺利,别出什么意外才好。”
“娘。”赵晴挽上她的胳膊,“阿清不是迂腐书生,很聪明的,你要相信他。”她又看了看一旁不说话的二春,“是不是放蛋黄一个人在家你不放心。”
见二春点头她笑了笑,“没事的,它在家帮着咱们看家呢,一会儿买完东西我们就回了。”
蛋黄毕竟是牲畜,虽然听话,但是人多的地方还是担心出意外。
她们如今住在县南,到县西其实并不算远,走了大约两炷香左右的时间就到了,集市也好找,问了两个行人走过一个岔道口便看到了聚集的人群。
“这么多人?”周氏吃惊。
赵晴虽然知道外城人多,也是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我也没有料到这么多人。”她忙转身叮嘱二春,让他跟好千万不要走散了。
随后便随着周氏入了集市。
这处摆摊的人着实多,品类也很多样,赵晴问了两处摊位的价格,说不上便宜,却是比铺子便宜不少。
她心里琢磨这集市卖东西不知道要不要交钱,若是不要,上这处摆个摊位可是太好了,比外城散摆要靠谱得多。结果刚逛了几处就发现有人维持秩序,虽穿着与常人无异,但一看就是管理者。
她找了一处摊位问询,老板人不错,告诉她这处的摊位也是要收月费的,不然根本就摆不进来。
想想也是,若是不收钱岂不是人人争抢,那估计也得乱套。
周氏在这处问询买东西明显就自在许多,她带着二春一个摊子一个摊子的看,又相互对比着选,时不时还问一问赵晴的意见,没一会儿就买了不少的瓶瓶罐罐盆盆碗碗。
装不下又买了装货的背篓。
这个集市不错,往后你买菜也可以来这边。”因着今日要招待严家兄妹二人,周氏又买了好些的菜。
赵晴的心思并不在这些菜上面,从刚刚开始,就有不少人交头接耳匆匆忙忙的出了集市口,她跟边上人打听,人家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娘,外头好像有事儿,咱们看看去吧。”
周氏也察觉出来了不对劲,见赵晴想凑热闹,她忙一把拉住了她,“咱们还是问问清楚,别是有人闹事。”
三人刚走到集市口就见好些人正在往岔道前方跑,赵晴忙走到一处摊贩跟前,“大爷,前头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儿,怎么大家都往那头去了?”
老汉看着前头拥挤的人群,“那头城门口发公告呢,好像咱们这处的县太爷换人了,哎呀,可惜我这摊子没人看顾,不然我也得去瞧瞧。”
这么快,昨日才听到的消息今日公告就出来了!
赵晴忙走回到周氏身边,“娘,新官上任了,那头发公告了,咱们也去瞧瞧。”
周氏一听,知道关系到赵晴做生意,二话不说便背着背篓带着赵晴还有二春混入了人群。
城门口人十分多,喧闹异常,大家都在讨论新官上任的事情,赵晴心情忐忑的挤到公告下,看到新上任的县令姓陈,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还好不姓江。
“这父母官儿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换了?之前的任期满了?”
“一看这位兄台就是外地来的,之前的那个郑大人犯案了,前不久被押回了京城,押解那日我还在郊外碰到过,长长的队伍天都没有亮呢。”
说话的人话一出立马吸引了周边的人,好些人纷纷围上来询问,问犯了什么事儿。
“具体的不能细说,总归是有实证。你们没有察觉前阵子县城各处监管有不同吗。”
围观的人一想连连点头,“前阵子确实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没想到是衙门有大事,只以为咱们这县官又要做什么妖呢!”
“那这陈大人是哪里调来的,来得这么快。”一般赴任少说也要一月,这样不声不响的切换的也是少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