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满室芬芳中投下斑斓的光斑。
艾雅指尖轻抚过一盆盛放的蓝绣球,花瓣上还沾着晶莹的水珠。
墨言则有些局促地站在一丛薰衣草旁,无意识地捻着淡紫色的花穗。
“艾雅,”墨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花店的静谧。
“真的要把‘赋言术’教给霞吗?那个魔法体系...我自己都还在摸索阶段,很多咒文框架不稳定,反噬的风险...”
她没说完,但担忧清晰地写在低垂的眼睫上。
她甚至不敢想象,如果霞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她的不成熟魔法而受伤,艾雅会怎样。
更别提霞本身身份的特殊性。
艾雅转过身,午后温暖的阳光勾勒着她柔和的侧脸线条,她脸上没有一丝疑虑,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温和笑意。
她走到墨言面前,轻轻拿开对方快被揉碎的薰衣草。
“墨言,”艾雅的声音如同浸透了阳光的花蜜,温暖而笃定。
“这不正是你一直梦寐以求的学生吗?一个拥有惊人魔力感知力、能理解你那些奇妙音符背后真正含义、甚至能和你一起完善‘赋言’理论的天才。”
墨言猛地抬头,镜片后的眼睛睁大了:“可是...她是你的女儿!”
这身份带来的压力远比期待更沉重。教导艾雅的女儿,万一有所差池...
艾雅的笑意更深了,她伸出手,指尖轻轻点了点墨言的胸口,那里是魔法师魔力核心所在的位置,动作亲昵而带着力量。
“正因为她是我的女儿,”艾雅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我才比任何人都清楚,把她交给你,是最正确的选择。”
她的目光穿透墨言的镜片,仿佛看到了那个蜷缩在大山深处、因为力量失控而被恐惧包围的瘦小女孩。
是艾雅找到了她,看到了那被胆怯包裹的、足以撼动魔法基石的天赋,并将她带离了阴影。
“我带你走出那座山,不是因为怜悯,墨言。”艾雅的眼神锐利而真诚,像能照进灵魂深处,“是因为我看到了你灵魂里燃烧的、独一无二的火光。‘赋言术’不是不稳定的试验品,它是你灵魂火花的具现,是魔法未来的一个可能方向。”
她停顿了一下,花店里只剩下植物细微的呼吸声。
艾雅双手轻轻扶住墨言略显单薄的肩膀,直视着她有些慌乱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如同最庄重的誓言烙印在空气中:
“墨言,我信任你。”
“不是作为学院的同事,也不是作为霞的母亲。”艾雅的声音轻柔却重若千钧。
“是作为那个在大山深处,第一眼就认定了你光芒的人。
我信任你的才华,信任你的心性,更信任你教导我女儿时,会比教导任何人都更用心、更谨慎。
把你的知识,你的探索,你的‘赋言’之道教给她。
她需要你这样的老师,而你…也需要她这样的学生,来证明你开创的道路,无比正确。”
艾雅的手掌传来坚定的暖意,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像一股温热的溪流,瞬间冲垮了墨言心中筑起的、名为“自卑”与“担忧”的堤坝。
墨言感觉喉咙有些发紧,眼眶微微发热,她用力地点了点头,镜片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艾雅的笑容,像窗外最灿烂的阳光,驱散了她心中最后一丝阴霾。
......
墨言成了霞名义上的“自然魔法导师”,实则是“赋言之道”的引路人。
当第一堂基础课结束,霞走出教室时,眼中闪烁着一种久违的、近乎孩童般的兴奋光芒。
墨言老师,那位总是带着羞涩笑容的导师,只用了一下午,就近乎优雅地“推翻”了霞过去十几年建立的魔法认知高塔!
传统的咒文吟唱、繁复的魔力回路构建、精确的元素引导……在“赋言”面前,都显得笨拙而多余。
魔力附着于声,以音律引动自然之息。
这便是赋言术的根基。然而,常识如铁律:魔力无法稳定附着于无形之物,如风,如光,如——声音。因此,媒介必不可少。
墨言老师以她那只七彩百灵鸟为喉舌,而霞的选择更为激进:她直接将自己的喉咙化作了那承载魔力的法器。
夜色已深,宿舍里茉莉均匀的呼吸声传来。
霞却毫无睡意,脑海中翻腾着无数想法,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不断。
她轻手轻脚地起身,披上外袍,如同一个准备进行秘密仪式的巫师,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学院后山静谧的夜色里。
远离了宿舍区的灯火,月光为草地披上一层银霜。
万籁俱寂,只有远处池塘偶尔传来几声模糊的蛙鸣,更添幽静。
霞站定,深吸了一口带着草叶清香的凉气。她没有选择笛子或铃铛,她的武器,就是自己的声音。
“飞!”
一个清晰、短促的音节,用的是她灵魂深处、属于另一个世界的语言——中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