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众人又聊了会儿天,完善了一下契书上的条约,便打算睡觉了。
一夜过去,除了孟琦和孟琛稍微有点认床,众人俱都是一夜好眠。
而那与老村长商量好的事情,还有最后一个环节。
毕竟只村长一家人答应了自然还不行,他们需要的是整个杏花村所能动员的所有劳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大量猪肉的供应。
可这倒也简单,昨天葛婆婆不是在村上的屠户那里买了些猪肉吗?孟琦昨日一尝,竟发觉这猪肉品质很是不错,不如就在那屠户那里直接定下。
而老村长哪怕为了赵铁松,也要将此事放在心上,于是他一大早便出了门,挨家挨户的动员了起来。
杏花村早就有人听说孟琦在镇上摆的那烤肠摊子了,甚至村中也有几人曾去孟琦那摊子跟前买过几根尝了尝鲜,自然知道孟琦那摊子有多红火。
众人羡慕的同时,也不免隐隐生了几分嫉妒——这方子要是自家的该有多好。
也不是没有人曾动了念头,跑去孟武家旁敲侧击的打听了一番。
然而,不管孟武对自己的子女如何教育,但在这方面上,他并不是个傻子,且还算是个合格的大哥。
孟武自家尚且不愿贴上去打弟妹一家子的秋风,更何况其他没有什么干系的人呢?
况且这烤肠方子孟武他们也是真的并不知晓。
因此现在听见孟琦如此说,众人都动了心——竟还有这种好事儿,孟琦居然不用他们出一分钱,便要将这方子交给他们?
也有那不怎么去镇上,也没尝过孟琦烤肠的,平日里总听其他人描述的多么多么好,然而心下总是不太相信。
孟琦是从他们杏花村出来的姑娘,以前便不曾听过她与其他的丫头有什么不同,年纪还这般小,真的靠谱吗?
其他人描述的那摊子的盛况太过夸张,他们没有办法想象。
因此,这些人当下心中倒也颇有几分犹疑。
老村长倒也不勉强,只说那些有意的,还有那观望的,都可以在午后去村长家,苏家老爷子和孟琦现场为他们答疑。
又对那目露犹疑的语重心长地劝说了几句:“别瞧她小,那孟琦是个能耐的,这可是个好机会,你就算不信她,还难道不信我吗?”
于是当天下午,老村长的家中便站满了人。
老村长大眼儿一扫,便知道这村中几乎每户人家都出了一个人过来探听,更有那心急的 便要现场直接定下。
他们可不是傻子,那镇子上孟家小摊儿有多红火,他们可是亲眼瞧见了的,甚至还听说这烤肠还卖到了府城去,这等好机会,他们可不会放弃。
待众人齐聚,孟琦却不着急讲解,而是将自己方才已经烤好、切割好的烤肠分给了在场的众人。
毕竟说再多话也是白说,这吃食一道味道才是硬道理。
相信只要吃过自己做的烤肠,众人皆都能打消心中的犹疑。
孟琦带来的烤肠,涵盖了她目前所开发的每一种口味,又均是分成了加辣和不加辣的两种,供在场众人随意取用。
油滋滋的烤肠被切成了块儿 摆在几个大盘里,依稀还能看到其中饱满的肉粒,香喷喷的气味扩散开来,众人皆是咽了咽口水,接着便迫不及待地夹起了一块烤肠。
杏花村并不是一个十分富裕的村落,多的是人十天半个月吃不到一口肉。
因此,这烤肠一吃进嘴里,杏花村的众人便觉得简直是从未吃过的美味。
在这样的美味冲击下,原本有些犹豫的也终于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这样好的滋味儿何愁赚不来钱?
但这时也有人心动过后 却又陷入了另一种纠结中:“我自是想做的,只是这肉我可买不起这么多呀。”
问话的是名中年女子,她同苏氏一般早年丧偶,是个寡妇,只是她的儿子比孟琛略大一些,目前已经十三岁了。
而她的家中一向清贫,娘家也不像老爷子的家资那般丰厚,因此过得很是困难,今日这事儿,她本来不愿参与的,还是葛婆婆偷偷叮嘱了她,叫她一定要抓住这个好机会。
老村长清了清嗓子,“都安静,听我说几句。”
于是老村长便细细讲解了他与孟琦和苏老爷子定下的契书。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猪肉的钱并不需要他们自己出,孟琦那边已经与村中的张屠户商议好,早已垫付了猪肉的费用。
他们只需要去张屠户那里签个条子,领多少签多少,回头自有孟琦为他们付钱。
当下便有人起了不好的心思——那他多签一点,匀出一些肉来自己家里吃是不是也是可以的呢?
老村长盯着那些心思过于活泛的人,冷冷地哼了一声:“你们其中某些人,也不要起那些见不得人的心思,这一斤肉该出多少肠可是有定数的,回头交上来时,不仅要签自己的名字,还自会有专人来检查。”
“若是发现有那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不仅以后都不能再做这烤肠生意了,还要赔那烤肠十倍的价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