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小食摊上新的动静完完全全盖过了那对面摊子的风头,那老太婆急得直跺脚却是毫无办法。
当然也有那见着孟琦摊子前的长龙便打了退堂鼓的,转而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那老太婆家的,可刚一咀嚼便知入口的全是面粉,均是有些失望。
有那明白事的自然清楚是那老太婆偷工减料,但也有那是非不分的,明明是自己买错了摊子,却还要大声嚷嚷:“这烤肠也不过就这样,里头全是面粉,也不知道有什么可吃的。”
他嗓门够大,又站在两个摊子的中间,他之前买肠时许多人都未曾注意到他,因此也不知他是在那对面摊子买的,一时间孟琦的队伍里倒真有不少人面露犹疑,眼见着便是想要离开了。
而那对面摊位的老太婆也只木着脸瞥了那人一眼,并没有吭声。
她自己的摊子人流量本也比不过孟琦,那人这么一吆喝,对于孟琦摊子的影响肯定比自己摊子大,因此她才不着急呢。
孟琛和齐元修本就在一旁蓄势待发,听得此话当然要上前争辩一二,那人却是撇撇嘴:“这两家摊子相对开着,又卖的都是烤肠,能有多大区别?”
可齐元修和孟琛条理都不差,又举起了自己的烤肠给周围人观看,表明与那人手中的截然不同,众人一瞧纷纷点头,是呀,人家的用料明明白白在这里摆着,这脏水怎么也泼不到人家身上来。
那人结巴了起来,看着自己手上的肠,只能道:“那、那可能是我搞错了。”
有那心思灵敏的,却是突然反应过来:“你该不会是对面那家请来的吧?”
不然哪有那种吃了对面摊子的烤肠却来孟家摊子闹的?
那人一边尴尬笑道:“哪能呢?”
一边眼睛却是四处乱转,瞅到一个空隙便钻了进去,混在了人群里再也找不出来。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太婆的亲儿子。
不是他唱衰自家生意,今日他来,本也是为了当托的,只是没想到大家吃了自家烤肠后颇有不满,他若是硬捧,才是太假了些。
在接到老太婆的眼神后,他便改变了策略——既然如此,不如一并将对面拉下水。
显而易见地,这个策略也失败了。
那老太婆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手下却不易察觉地狠狠掐了那小女孩一把,小女孩却是抿紧了嘴唇,没有吭气。
老太婆心中暗恨,再次掐了她一把,这次却是更加加重了力道,小女孩疼得一个哆嗦,怯怯抬起头来,对上了老太婆“慈爱”的目光。
小女孩深吸了一口气,到底还是配合地哭出了声来。
那老太婆见状,赶忙开口跟着哭喊起来,却是干打雷不下雨:“真是丧良心的,我们这烤肠一根只一文钱,那人还想吃出一斤肉不成。”
又蹲下身将手轻轻搭在那小女孩的身上,极尽慈爱地抚着那小女孩地发顶,“天可怜见的,把我这囡囡吓得直哆嗦。”
又温柔地用帕子细细擦去了小女孩儿脸上的泪:“乖囡囡,莫哭,阿奶陪着你呢,莫怕莫怕。”
外人瞧着自是一番祖孙情深的模样,有那原本起了疑的顾客见这祖孙俩如此可怜便也不由住了嘴。
再看那小姑娘黑瘦矮小,四肢好似竹竿一般,使得不少人动了恻隐之心,一时间对面这二人的摊子上,生意却是好了不少。
虽然吃着差了一些,但也不算贵,就当帮这可怜的祖孙俩了。
好在前往孟琦摊子上的人还是大头,且一部分人买了那老太婆摊子上的,还要回头再买一份孟琦的。
毕竟这做好事是一回事,可也不能亏了自己的五脏庙。
一时间,这两家摊子竟达成了诡异的平衡。
……
如此这摊子摆了一个月,孟琦再算利润的时候,发现自从加了这“孟氏鲜煮”之后,她的收益再创了一个新高——这个月光净利润,就足有三两银子之多。
几乎是之前的两倍了。
而这利润,似乎还有再往上涨的趋势。
然而孟琦却没有贸然加量——以她和老太太目前的精力,即使有了吴厨娘的帮忙,也再加不了多少了。
而更多的人听说了孟琦的小食摊,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寒山镇赶来。
恒安府的汝县本就算不上是一个太过富裕的县,只不过是占了毗邻京城所在的京兆府的便宜,因此治安倒还算得上不错。
只是县上的略有些出息的人家大都直接去了京城,再不济也去了恒安府府城,因此镇上留下的大多是些老弱或不思进取实在是没有门路和本事的,因汝县并不富裕,所以那些卖新奇玩意儿的摊贩商家索性也干脆不往汝县来。
费那劲儿倒不如再多走几天去京兆府了!
因此这寒山镇作为汝县辖下的一个镇,成日里也是一副暮气沉沉地模样,也很久没有看到些新玩意儿了。
而如今孟琦整出的这动静可是这几年从来都没有过的。
从来都是镇上人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好久才回来一次的阔绰亲戚吃用着自己未曾见过的新鲜玩意儿,何时在自己镇上见过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