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柔的话语在晨风中轻轻回荡,带着一种决绝的平静。她站在祠堂门口,身形单薄得仿佛随时会被风吹倒,脸色苍白如纸,唯有那双眼睛亮得惊人,里面燃烧着某种近乎神圣的火焰。
陈九阴心中巨震。以活人为阵基,尤其是纯阴之体的活人,其中风险难以估量。阵法运转时磅礴的阴阳之力会冲刷其身心,轻则折寿,重则当场魂飞魄散,甚至连轮回转世的机会都可能丧失。
“李小姐,此事非同小可,万不可…”陈九阴急忙开口,想要劝阻。
李玉柔却缓缓摇头,打断了他:“陈先生,我意已决。”她微微咳嗽了几声,气息越发微弱,但眼神却愈发坚定,“我这条命,是你们从古墓里救回来的,本就已是偷来的光阴。我身负纯阴之体,自幼多病,见识过太多阴邪之物,也深知它们带来的苦难。若能以此残躯,阻止更大的灾祸,护佑一方安宁,玉柔…死而无憾。”
她的话语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
柳明轩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眼中充满了敬佩与哀伤。慧明法师双手合十,低诵佛号:“阿弥陀佛,女施主舍身取义,菩萨心肠,老衲感佩。”
陈九阴看着李玉柔那清澈而决绝的眼神,知道再劝无用。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郑重拱手:“李小姐高义,陈九阴…代天下苍生,谢过!”
既已决定,便不再犹豫。距离朔月之夜仅剩三天,他们必须争分夺秒。
陈九阴让柳明轩和慧明法师护送李玉柔回祠堂偏殿休息,自己则再次来到锁龙井边。他需要更深入地探查井下的情况,确认“镇眼之石”的状态,并进一步完善他的阵法构想。
他取出那枚无瞳之眼令牌,又拿出混沌玉镯。令牌代表着邪道的极致,追求以绝对的力量掌控阴阳;而玉镯则蕴含着平衡与调和的道韵。这两件看似对立的事物,在此刻却仿佛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
陈九阴将一丝灵觉缓缓注入玉镯,借助其混沌之力,小心翼翼地探向锁龙井深处。井下的封印力量依旧强大,但对拥有玉镯的他来说,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他的灵觉不断下探,穿过层层禁制,仿佛沉入一片冰冷的深海。终于,在井底极深处,他“看”到了——那并非想象中的璀璨宝石,而是一块毫不起眼的、坑坑洼洼的黑色石头,约莫磨盘大小,半陷入井底的淤泥之中。
石头表面刻满了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奇异符文,此刻正散发着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波动。这股波动与整个古镇的地脉,甚至与更遥远的山川河流隐隐相连,构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默默维系着一方天地的阴阳平衡。
“这就是镇眼之石…”陈九阴心中明悟。它不需要光芒万丈,它的力量在于维系与稳定,如同大地的基石。
然而,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在石头底部,有一道极其细微的裂纹。裂纹中隐隐渗出一丝与外界那无瞳之眼印记同源的邪气,正极其缓慢地侵蚀着石头的根基。
“果然如此!”陈九阴心头一凛,“圣主的力量早已开始渗透。朔月之夜,阴气鼎盛之时,便是它里应外合,彻底破坏镇眼之石,从而颠覆整个古镇阴阳格局的时刻!”
情况比想象的更危急。敌人的谋划深远而歹毒。
他收回灵觉,眉头紧锁。原来的阵法计划必须调整,不仅要困敌、杀敌,更要借助阵法之力,辅助镇眼之石清除那道邪气裂纹,加固封印!
接下来的三天,整个阴阳古镇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却又寂静无声。
陈九阴几乎不眠不休,以锁龙井为核心,不断勘测、计算、刻画符文。他不仅要激活古镇天然的八卦阵势,还要将其改造为一个兼具困、幻、杀、御、净多种功能的复合大阵,并将李玉柔的纯阴之体和自己的铜钱剑完美融入其中,作为阴阳阵眼。
柳明轩负责护卫和协助,按照陈九阴的指示,将一道道绘制好的符箓安放在八个辅眼的关键位置。他的伤势未愈,但动作依旧一丝不苟。
慧明法师则以佛法净化古镇中残留的阴煞之气,超度那些在百鬼夜行中被惊扰的无主孤魂,避免它们被接下来的大战再次利用。同时,他也在一旁为陈九阴护法,确保其不被外魔侵扰。
李玉柔在祠堂内静养,努力调整状态。她知道自己将是阵法关键的一环,唯有保持心境的平和与意念的纯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纯阴之体的作用,减少意外的发生。
期间,并非风平浪静。或许是感应到古镇气机的变化,无瞳之眼教派又派出了几波探子,有化作乌鸦的眼线,有潜入地下的尸傀,甚至有一次试图用幻术迷惑柳明轩。但都被严阵以待的三人及时发现并解决掉了。
陈九阴利用这些送上门来的“材料”,不断微调着阵法对这些邪祟气息的反应,使得大阵愈发“敏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