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峰的晨雾比往日更浓,灵泉的金辉穿过雾层,落在灵田新冒的青禾芽上,却没了往日的暖意。耕脉组的凡人弟子王老实蹲在田埂上,指尖轻轻拂过芽尖 —— 昨夜禁道大军在阵外敲了一夜的战鼓,震得地脉微微发颤,连灵田的地脉气都弱了几分,刚冒头的禾芽竟有些发蔫。
“王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旁边的年轻弟子阿福放下锄头,声音压得很低,“我们没灵力,帮不上打架,还得让林祖师分心护着我们。昨天我听苏姑娘说,灵泉深处有个天然石窟,是守界人当年挖的,能挡混沌气,还能连通凡域的地脉,要不…… 我们去那里避难?”
王老实抬起头,布满老茧的手攥紧了腰间的布袋 —— 里面装着今年刚收的新稻种,是他特意留的 “头批籽”,颗粒饱满,本想等春深了种在灵田最肥的那块地。他望向木棚的方向,李阿婆正带着小丫给护道组弟子送灵米粥,小丫手里的草编铃偶尔晃一下,声音轻得像雾里的风;不远处,医者张大夫正蹲在药圃里,小心翼翼地挖着刚成熟的 “护灵草”,动作慢得像在怕碰坏了宝贝。
“你们先别声张,我去跟大伙合计合计。” 王老实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土。他知道阿福的话在理 —— 上次禁道大军射灭魂弩时,若不是林烨分神护着药圃里的张大夫,防御阵的光带也不会出现那道短暂的裂痕。守道峰的修士们要扛天雷、挡弩箭,哪还有精力顾着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
辰时过半,雾渐渐散了些。灵泉边的空地上,竟悄悄聚了二十多个凡人弟子 —— 有耕脉组的农夫、传心组的教书先生、药圃的学徒、木坊的工匠,连最年长的李阿婆都拄着拐杖来了,小丫躲在阿婆身后,手里还攥着没编完的草编铃。
“俺们都商量好了。” 王老实往前站了一步,声音有些发哑,却字字清晰,“灵泉深处的石窟安全,俺们去那里避难,既不拖累林祖师他们打架,还能守着灵泉的地脉 —— 万一禁道大军想断灵脉,俺们还能敲敲铜钟虚影报信。”
张大夫点点头,从药箱里掏出几包晒干的草药,放在石桌上:“我刚才把药圃里的护灵草、止血花全收了,这些够苏姑娘炼一阵子固灵膏。石窟里还有之前守界人留下的药罐,俺们要是有个头疼脑热,自己熬点草药就行,不用惦记。”
木坊的工匠刘师傅扛着一把灵脉木锯走过来,锯子上还沾着木屑:“俺跟几个徒弟去加固防御阵,把木坊里的灵脉木全搬出来,钉在阵眼周围,再掺点暖火石粉末,能帮着挡点天雷的寒气。等弄完了,俺们再去石窟,绝不耽误事。”
李阿婆摸了摸小丫的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十几张叠得整齐的凡心符 —— 是小丫跟着苏织学编的,符纸上的纹路虽然歪歪扭扭,却也泛着淡淡的绿光:“这些符俺们用不上,留给林祖师他们。小丫说,铃响能传心意,俺们把铃留在这儿,等打赢了,俺们听见铃响就出来。”
小丫从阿婆身后探出头,把手里的草编铃放在石桌上,铃舌是用灵脉草茎做的,轻轻一碰就响:“林祖师说过,草编铃能通心意,俺把铃留给你,你想俺们了就摇一摇,俺们在石窟里能听见。”
众人正说着,林烨和苏织从凡心碑方向走来。看到石桌上的草药、符纸和灵脉木,再看看围拢的凡人弟子,林烨心里瞬间明白了,脚步竟有些发沉。
“你们……” 林烨刚开口,声音就有些沙哑,“灵泉深处虽安全,可里面黑,还有地脉寒气,你们……”
“林祖师,俺们知道。” 王老实打断他,从布袋里掏出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饱满的新稻种,递到林烨面前,“这是今年的头批籽,俺挑了最肥的,你收下。等你打赢了,俺们就出来,把这籽种在灵田最肥的那块地,到时候给你煮新米粥吃。”
陶罐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林烨看着罐里的稻种,想起青禾村老村长临终前塞给他的种子,眼眶突然发热。他想拒绝,想说 “你们不用走,我们能护住你们”,可看着凡人弟子们坚定的眼神,话到嘴边却成了哽咽。
“俺们在这儿,你们得分心护着俺们,划不来。” 刘师傅扛着锯子往防御阵方向走,“俺先去加固阵眼,用灵脉木把暖火锤的阵眼包起来,保准天雷劈不进来。你们就专心打,别惦记俺们。”
张大夫也开始整理草药,把护灵草、止血花分门别类,用灵脉纸包好,上面还写着用法:“这包是煮水喝的,能解破灵毒的余寒;这包是外敷的,敷在灵脉受伤的地方,比固灵膏起效快。苏姑娘,你要是忙不过来,就让护道组的弟子来取,俺们在石窟里能听见动静。”
李阿婆带着小丫去收拾行李,就一个小布包,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一包灵米饼:“俺们去石窟也不闲着,能帮着守灵泉的地脉,要是地脉气弱了,俺们就用凡心术催一催 —— 苏姑娘教过俺们基础的,虽不厉害,也能帮点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