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节点的岩石洞口前,本源草的淡绿气息与符文残片的银辉交织成薄纱,正一点点压制着洞内黑石头的浓黑邪气。林烨蹲在地上,指尖捏着护心镜拓片,按之前推演的阵法图案,将拓片贴在第三块灵脉铜桩上 —— 拓片刚触到铜桩,金芒突然剧烈闪烁,原本该顺着铜桩纹路流动的灵脉气,竟像被什么东西阻隔,往地面下钻去,在碎石缝里留下一道淡绿的痕迹,转瞬即逝。
“不对劲。” 林烨皱起眉,将符文残片凑到拓片旁,银辉顺着淡绿痕迹扫过地面,“灵脉气没按阵法走,反而往地下渗,像是下面有东西在吸。”
林青禾立刻蹲下身,灵脉钥的金辉探进碎石缝里 —— 金芒穿透土层半尺深,突然顿住,在地下映出一片不规则的石质轮廓,轮廓边缘隐约有符文纹路,与拓片上的 “镇灵纹” 有七分相似,“下面有石头!不是普通的岩石,上面有封印符文,像是个石坛的底子!”
“石坛?” 陈石头放下手里的铜桩,用铁锤尖轻轻敲了敲地面,锤尖碰到硬物发出 “笃笃” 的闷响,与敲普通岩石的脆响截然不同,“难道是墨尘道长当年封印黑石头时留下的?吴兄弟之前没提过啊。”
阿牛也凑过来,蹲在淡绿痕迹旁,手指轻轻拂过碎石 —— 他的指尖刚触到一块嵌在土里的平整石片,怀里吴山的箭突然微微震颤,箭杆上的护脉纹泛出微光,与石片上的纹路产生了共鸣,“吴叔的箭有反应!这石片上的纹,和箭杆上的护脉纹有点像!”
众人立刻动手清理地面的碎石。狗剩用小寒铁铲小心地挖开石片周围的泥土,陈石头则用铁锤将大块碎石敲碎,林烨和林青禾负责用灵脉气护住石片,防止清理时损坏纹路。半个时辰后,石坛的残痕渐渐显露 —— 那是一个直径约丈许的圆形石坛底子,坛面大半已碎裂,只剩下边缘三分之一的部分还算完整,完整的坛面上刻着连贯的 “镇灵纹”,纹路间还残留着淡绿的灵脉气,显然是当年封印时留下的,只是年代久远,大部分纹路已被邪气侵蚀得模糊不清。
“真的是封印石坛!” 林青禾的金辉扫过完整的坛面,金芒与坛面纹路融合,竟让模糊的符文清晰了几分,“你看这纹路走势,和护心镜拓片的阵法能对上!当年墨尘道长应该是用这石坛做阵眼,将黑石头的邪气锁在坛下,后来石坛碎了,封印才松了,邪气才慢慢冒出来。”
林烨将符文残片放在坛面完整的纹路处 —— 残片的银辉刚触到石坛,坛面突然泛出一层淡绿的光,光顺着纹路流动,将周围三块灵脉铜桩都连了起来,原本紊乱的灵脉气瞬间变得顺畅,铜桩上的拓片金芒也稳定下来,“石坛是阵眼的根基!我们之前的阵法少了坛面的引导,灵脉气才会乱走。只要修复部分坛面纹路,让它和铜桩、拓片形成闭环,封邪阵的力量能增强三倍,就算黑石头邪气再重,也能封得更牢。”
“可坛面碎得太厉害,怎么修复?” 陈石头看着满地的石坛碎块,大部分碎块上的纹路都已断裂,根本无法拼接,“我们没带够灵脉铜,也没有能修补石坛的工具。”
阿牛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吴山的箭,将箭杆贴在坛面完整的纹路处 —— 箭杆的护脉纹与坛面纹路完全贴合,箭尖的光顺着纹路往碎块方向延伸,竟让一块半埋在土里的碎块泛起了微光,“吴叔的箭能引灵脉气!说不定能用箭上的护脉纹,把碎块上的纹路连起来!”
林青禾眼前一亮,立刻捡起那块泛光的碎块,将碎块上的纹路与坛面完整纹路对齐 —— 金辉从灵脉钥里溢出,顺着箭杆护脉纹往碎块流去,碎块上的断裂纹路竟像被胶水粘住般,与坛面纹路连了起来,虽然连接处的纹路仍有些模糊,却能勉强传导灵脉气,“可行!箭杆的护脉纹是吴兄弟按墨尘道长的‘镇灵纹’刻的,和石坛纹路同源,能当‘桥’用!我们把能找到的、纹路还清晰的碎块都拼上去,用箭杆的气连起来,再用本源草的汁液涂在连接处,应该能让石坛暂时恢复阵眼功能。”
众人立刻分工:狗剩负责在石坛周围寻找有纹路的碎块,只要碎块上有哪怕一寸完整的纹路,都小心收起来;陈石头用铁锤将碎块敲成合适的大小,方便拼接;林青禾用灵脉钥引导箭杆的灵脉气,将碎块与坛面纹路连接;林烨则将本源草的叶子嚼碎,挤出汁液,涂在纹路连接处,用汁液里的灵脉气加固连接;阿牛则始终握着吴山的箭,保持箭杆与坛面的贴合,确保灵脉气不断。
阿牛蹲在坛边,手指紧紧按着箭杆,能清晰地感觉到箭杆传来的震颤 —— 那震颤像吴山的心跳,与石坛的灵脉气、本源草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让他想起吴山教他认护脉纹时的场景:“护脉纹要跟着灵脉气走,气顺了,纹才活,就像人活着要喘气一样。” 此刻石坛的纹路在箭杆气的引导下,正一点点 “活” 过来,淡绿的光顺着纹路流动,像给石坛镀上了一层生命的光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