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村的清晨总带着灵稻的清甜,阿牛的镇邪铃还没摇遍田埂,灵田的金红穗子就被朝阳染得透亮。李婆婆蹲在村西的裂痕处,正用灵脉草蘸着灵脉泉水轻扫地面 —— 那里的土已重新夯实,只留着圈淡绿的灵脉纹,像给灵脉根系了条守护带,“这草得天天浇,不然灵脉气容易散,等过阵子,再种上些护脉藤,就能彻底护住这儿了。”
林烨刚从祠堂取来护心镜的拓片,指尖还沾着拓墨的清香。拓片上的符文与丹炉的纹路隐隐相合,他正想找林青禾研究如何用拓片增强护阵,就见阿武爹赶着驴车从村外走来,车辕上挂着个显眼的玄色布包,“林烨!楚师兄他们要走了!说黑石镇的灵脉枝还得加固,道源阁也催着回禀赤精子残魂的事,这会儿正在村口等着跟大家告别呢!”
“走这么急?” 林青禾手里的灵脉钥顿了顿,金辉扫过村口的方向,那里已飘着道源阁弟子的白袍衣角,“昨天还说要帮着补完护脉藤……”
“修者有修者的事,” 陈石头扛着刚打好的小铁锤走过来,锤柄缠着新的灵脉藤,是他连夜给楚师兄打的纪念,“但情谊没断,以后有需要,他们肯定还会来。”
众人往村口走时,远远就看到楚师兄站在老槐树下,身边的修者已收拾好行囊,玄色法袍在晨风里轻轻晃。王伯拎着袋新碾的灵米跑在前头,袋口还冒着热气,“楚小哥,这米你带着路上吃,青禾村的米养人,比你们修者的辟谷丹顺口!”
张婶也挎着篮子赶来,里面是刚蒸好的灵米糕,还裹着棉絮保温,“每个修者都拿两块,路上饿了垫垫,别嫌弃是凡人做的粗食。”
楚师兄赶紧接过米袋和米糕,手指触到温热的棉絮,眼眶竟有些发热。他想起初到黑石镇时,对凡人心存的轻视;想起灵脉共鸣时,林烨的凡火让他重新认识 “守护”;想起修复裂痕时,村民们递来的灵米粥、挥起的铁锹 —— 这些曾被他视作 “弱小” 的凡人,却用最朴素的方式,教会了他比灵气更重要的东西。
“多谢乡亲们。” 楚师兄将米袋小心放进行囊,又从怀里掏出本泛黄的册子,递给林青禾,“这是云渺宗的‘灵脉养护谱’,里面记着怎么用凡草养灵脉,比凝灵露更方便凡人用。以后青禾村要是需要灵脉药材,只要往云渺宗递封信,我亲自让人送来。”
之前嘀咕的灰袍修者也走上前,从行囊里掏出个铜制的聚气符,塞给阿牛,“这符能帮你的铃音聚气,以后再遇到邪气,铃音能更响些。之前是我不对,以后要是有修者敢轻视凡人,我第一个不答应。”
阿牛接过聚气符,立刻系在铃绳上,轻轻摇了摇 —— 铃音果然比之前更清亮,像淌过灵脉泉的水,“谢谢修士大哥!以后我摇铃时,会想着你的,要是邪气再来,我肯定能把它们吓跑!”
狗剩也凑过来,把自己捡的灵脉石递给个年轻的道源阁弟子,“这石头能亮,你带着玩,要是想青禾村了,就看看它,像我们村的灵田一样亮。”
弟子接过石头,小心揣进怀里,笑着点头:“我会的,等我回了道源阁,就跟长老们说,青禾村的凡人都是最好的守护者,以后道源阁的护脉资源,要多给凡人村落留些。”
太阳升得老高时,修者们终于要启程了。楚师兄翻身上马,回头看向青禾村的方向 —— 灵田的金红穗子在风里晃,老槐树的枝叶垂着,村民们的身影站成圈,像幅温暖的画。他勒住缰绳,声音带着郑重:“林烨、青禾,还有乡亲们,赤精子的余患还没彻底除尽,地下的邪气要多留意,要是有动静,立刻传信给云渺宗和道源阁,我们会第一时间赶来!”
“放心去吧!” 林烨挥了挥手,解语佩的银辉往修者们的方向飘去,像道送别的光,“青禾村的护阵会守好,灵脉也会护好,等下次丹会,我们再一起喝灵米粥!”
修者们的马蹄声渐渐远去,玄色和白色的身影在土路上缩成小点,最后只剩个模糊的背影,消失在往黑石镇的岔路口。阿牛还举着铃站在老槐树下,铃音轻轻飘向远方,像在跟离去的背影道别,“他们还会回来吗?”
“会的。” 林青禾摸了摸他的头,灵脉钥的金辉落在阿牛的铃上,“他们带走了我们的灵米和米糕,也带走了我们守护的故事,肯定会回来看看的。”
陈石头把手里的小铁锤递给阿武,“这锤你拿着,以后黑石镇的护脉具坏了,你就帮着修,别让修者觉得我们凡人只会麻烦他们 —— 我们也能护自己,也能帮别人。”
阿武接过铁锤,锤柄的温度传到手心,用力点头:“我会的!等我学好了打铁,就来青禾村开个分铺,跟陈叔一起打护脉具,让两镇的灵脉都好好的。”
村民们渐渐散去,王伯赶着驴车往黑石镇走,说要帮张婶看粮铺;赵婶抱着孩子往灵田走,说要帮李婆婆浇护脉草;阿牛和狗剩则拿着聚气符和灵脉石,在老槐树下玩起了 “护阵游戏”,铃音和笑声混在一起,像首轻快的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