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在灵田上空缠得格外密,像揉了水的棉絮,沾在稻穗上,凝出颗颗细珠。林烨踩着田埂走时,鞋尖沾了泥,每一步都轻得怕惊着什么 —— 这是暗潮潜伏的第七天,灵田的灵气虽没再像前几天那样疯散,却依旧沉,像压着层看不见的纱,连最嫩的稻叶,都透着股小心翼翼的蔫。
他蹲下身,指尖碰了碰稻穗尖的露珠。往常这露珠该裹着灵气,泛着银亮,今天却只透着层淡白,指尖刚碰到,露珠就滚落在土上,没入泥里时,竟在泥面映出个极细的光点 —— 不是灵气散后的余温,是像星子似的,闪了下就没了。
“奇怪。” 林烨皱着眉,又去碰另一株稻穗的露珠。这次他看得极细:露珠滚落时,泥面上的光点更清晰了些,是个指甲盖大的纹路,像用银线画的小星,纹路里裹着丝极淡的灵气,比灵田本身的气更纯,更暖。
他刚想再细看,胸口的玉佩突然颤了下 —— 不是预警的烫,是像被什么东西轻轻碰了下的温。低头时,玉佩表面映着稻穗的影子,影子里竟也缠着丝银纹,和泥面上的星点,隐隐能对上。
“烨儿,发现什么了?” 林大山扛着锄头走过来,裤脚沾了不少草屑。这几天他几乎住在灵田边,夜里就裹着棉袄靠在田埂上,守着灵脉节点,眼下的青黑重得像涂了墨,却依旧睁着眼盯着每一株稻穗。
林烨指着泥面上的光点:“叔父你看,露珠落在这里,会映出星纹,还带着灵气。”
林大山蹲下来,借着晨雾里的微光细看。他揉了揉眼,生怕是自己熬得太狠,看走了神 —— 泥面上的星纹确实在闪,淡银的线绕成极小的圈,圈中心是个针尖大的亮点,像把灵田的灵气都凝在了这一点上。“这是…… 什么?以前怎么从没见过?”
两人正说着,身后传来阿牛的脚步声。孩子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灵米糕,是赵婶让他送来的,给守田的人垫肚子。“烨哥,大山叔,你们在看什么呀?” 阿牛凑过来,顺着林烨指的方向望,突然 “呀” 了一声,“是星星!泥里有星星!”
阿牛的声音没压着,很快就引来了在灵田西头撒草药粉的赵婶。她拎着药篮走过来,布兜里的草药粉还沾着露水,刚蹲下身,指尖刚碰到星纹,药篮里的青穗草突然亮了下,草叶上的纹路,竟和星纹缠在了一起。“这纹…… 有灵气。” 赵婶的声音带着点颤,“我摸青穗草时,能感觉到它在吸这纹里的气,比灵田的气还养草。”
消息很快传到了村长耳里。老人拄着守源杖赶来时,脚步比平时快了些,杖头的兽头泛着极淡的金光,刚靠近田埂,金光突然亮了三分,杖身上的纹路,竟和稻穗上的星纹,慢慢对上了 —— 守源杖的昆仑云纹里,也藏着极小的星点,只是平时被灵气裹着,从没显出来过。
“是老辈说的‘稻田星纹’。” 村长的声音里带着点激动,枯瘦的手指轻轻碰了碰稻穗,星纹碰到他的指尖,突然亮了下,“当年你娘回村时,跟老村长提过一嘴,说灵田底下藏着‘护脉纹’,是昆仑修士和老辈村民一起布的,平时不显,只有灵脉遇到大险,才会被灵气引出来。”
林烨心里一动,摸出怀里的青铜令牌。令牌刚靠近星纹,令牌上的昆仑纹路突然亮了,淡青的光裹着星纹的银辉,在稻穗上缠成了圈。“我娘…… 她早就知道灵田有星纹?”
“应该是。” 村长点点头,守源杖往田埂上一戳,杖头的金光顺着土,往星纹里流,“你娘当年埋道源信物时,肯定是把信物和星纹连在了一起。现在星纹显出来,是灵脉在自救,也是你娘留下的后手。”
清玄赶来时,正看见星纹在稻穗上慢慢扩散。他手里的罗盘指针不再乱转,反而顺着星纹的方向,慢慢停了下来,指针上的光,和星纹的银辉融在了一起。“这是昆仑的‘聚灵阵纹’。” 清玄蹲下来,指尖碰了碰星纹,眼里满是惊讶,“阵纹能聚灵气,还能挡混沌气,只是需要引灵人激活 —— 烨儿,你试试用玉佩给星纹注灵气。”
林烨握着玉佩,指尖抵着稻穗。他闭上眼睛,想着灵田的灵气,想着母亲的低语,想着村民们守护的样子 —— 玉佩里的银辉慢慢渗出来,顺着指尖,往星纹里流。星纹碰到灵气,突然亮了,银辉顺着稻穗,往周围的稻株扩散,像水面的涟漪,一圈圈荡开。
刚开始只是几株稻穗有星纹,慢慢的,半亩灵田都亮了起来,星纹在稻穗上缠成了网,银辉裹着稻穗,像撒了满地的星星。风一吹过,星纹的光晃着,灵气顺着纹络,往灵脉节点流,之前沉得像纱的灵气,竟慢慢活了过来,稻穗也挺了起来,穗尖的银辉,又恢复了往日的亮。
“成了!” 阿牛蹦跳着喊,手里的竹篮都晃了,“稻穗不蔫了!星纹能救灵田!”
陈石头扛着铁铲赶来时,正看见星纹在灵田上亮着。他刚从山坳回来,栅栏边的混沌气又重了些,还发现了新的爪痕,正愁着怎么加固,看见星纹,眼睛突然亮了。“我去把铁条往星纹周围埋!” 陈石头转身就往铁匠铺跑,“星纹能聚灵气,铁条沾了星纹的气,肯定更能挡混沌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