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已近清明。
天气不再燥热,转而变得温润,时常飘起绵绵细雨,将锦绣城洗得青翠欲滴。
雨水敲打着瓦片和院中芭蕉,发出淅淅索索的声响,反而衬得后院愈发宁静。
这日午后,一场小雨刚歇,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
屋檐还在断断续续滴着水珠,在青石板上溅开细小涟漪。
林清晏闲来无事,心血来潮,将他那套平日束之高阁的紫砂茶具仔细烫洗了,又搬出小巧的红泥炉,在廊下生了炭火,烧上一壶山泉水。
“雨前茶,贵在鲜爽。水是关键,活泉为上,火候次之,心急喝不得。”
他一边用竹夹拨弄着炭火,一边对围坐过来的几人慢悠悠地说道。
水汽氤氲,映着他略显慵懒的侧脸。
茶叶是本地茶农送的雨前新茶,不算名贵,但芽叶饱满,透着嫩绿。
热水冲入,茶叶舒展开来,一股清冽含蓄的香气缓缓升腾,与雨后院中的湿润水汽交融在一起,沁人心脾。
赵知闲端起小巧的品茗杯,先观其色,再嗅其香,难得文静地赞了一句:
“汤色清亮,香气是雨前的那种清透感。二师兄,没想到你还有这份雅致。”
林清晏微微一笑,带着点小得意:
“雅致谈不上,就是个消遣。日子总得有点滋味不是?”
阮喃喃学着她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捧起杯子,吹了吹气,才小小啜了一口,烫得她轻轻“嘶”了一声,随即眯起眼,感受着舌尖的回甘:
“有点苦…又有点甜…好奇怪的味道,但是…挺好喝的。”
唐小柒则没那么多讲究,一口饮尽,咋舌道:
“解渴!就是太淡了,不如二师兄你做的冰镇梅子汤过瘾!”
她说着,还夸张地用手扇了扇风,仿佛真的被热到。
陆云霁安静地坐在稍远些的竹凳上,双手捧着温热的茶杯,目光落在杯中沉浮的叶影上。
这月余的惊心动魄,似乎都在这片刻的茶香与宁静中被悄然抚平。
他偶尔抬眼,看着廊下说笑的师兄师妹,听着雨滴敲打叶片的细碎声响,心中那片常年寂静的湖面,也泛起了些许微澜。
茶过两巡,气氛愈发松弛。
赵知闲放下茶杯,指尖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目光扫过院中湿润的景致,沉吟了片刻,才开口,语气比平时柔和了些:
“二师兄,小五,喃喃…有件事,得跟你们说说了。”
她顿了顿,
“我打算…后天就带着小柒动身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话一出,廊下的空气还是瞬间凝滞了一下。
阮喃喃正捧着茶杯,闻言手一抖,几滴茶水溅了出来,她顾不上擦,急忙放下杯子,跑到赵知闲身边,拉住她的袖子,小脸上写满了不舍:
“三师姐…不能再多住几天吗?你走了,就没人陪我练功,没人给我讲外面的故事了…”
赵知闲看着小师妹依赖的眼神,心中也是一软,伸手捏了捏她的脸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些:
“傻丫头,师姐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南海那边还有点事情没处理完,得去收个尾。再说了,”
她朝唐小柒努努嘴,
“还得把这个小麻烦精送回她该去的地方,总不能让她一直赖在你这儿白吃白喝吧?”
唐小柒立刻抗议:
“喂!三师姐!我哪有白吃白喝!我帮林师兄洗了好多碗呢!”
她嘴上这么说,眼神却也流露出一丝离别的怅然,走到阮喃喃身边,搂住她的肩膀,
“喃喃师妹,别难过嘛!等风头过去了,我肯定想办法溜出来找你玩!到时候咱们再去逛坊市,买更多好玩儿的!”
林清晏看着她们,轻轻吹着茶杯里的浮沫,语气平和: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你们路上务必小心。尤其是你,小柒,”
他看向唐小柒,神色认真了些,
“回去后,收敛点性子,好好跟你家长辈解释清楚。这江湖,有时候低头比逞强更需要勇气。”
“知道啦,林师兄!”
唐小柒难得乖巧地应道,
“你的话我记心里了。”
赵知闲又看向一直沉默的陆云霁:
“小五,我和小柒走了,谷里就剩你和喃喃。你功夫好,我放心,但喃喃还小,性子又软,你得多看顾着点。遇事别总一个人闷着,有时候跟喃喃商量商量,也别有一番见解。”
她深知这个小师弟的性子,叮嘱得格外细致。
陆云霁迎上三师姐关切的目光,心中微暖,郑重地点了点头:
“…嗯。我会的。三师姐…一路保重。”
他知道,三师姐这一去,山高水长,再见面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林清晏见气氛有些低沉,便笑着岔开话题:
“行了行了,又不是生离死别。明天我去买些好食材,晚上咱们好好吃一顿,就当是给你们饯行!想吃什么?尽管点!”
这话总算冲淡了些许离愁。阮喃喃和唐小柒立刻开始叽叽喳喳地报菜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