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的篝火还没完全熄灭,医棚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林薇刚把七星脉图黑玉收进布包,就见一个穿青色道袍的年轻人跌下马来,怀里紧紧抱着个木盒,道袍上沾着的雾水泛着极淡的灰光,他的脸颊泛着半透明的白,像蒙了层薄雾,说话时连气息都带着水汽:“是…… 是地脉守护者吗?青城山遭了‘雾蚀脉’,百姓和道长们都…… 都快被雾吞了!”
薄荷苗的叶片突然剧烈抖动,原本淡淡的绿光变成了雾蒙蒙的白色,叶脉里的黑丝竟跟着泛出雾状,像被青城山的雾气缠上了。沈知远立刻上前扶住年轻人,指尖刚触到他的手腕,就觉出脉象虚浮得像雾,若有若无:“脉象‘雾散脉’,是浊气裹着雾气侵了经络,再拖下去,经络会像雾一样散掉,人就没了知觉。”
“木盒里是青城特有的‘雾心草’,之前能驱雾,现在…… 现在也被蚀了。” 年轻人打开木盒,里面的草叶泛着灰雾,一碰就化成了细雾,“观主说,只有‘脉心正气’能破雾蚀,可我们找遍了青城山,都没找到脉心所在,只能按着《守脉传承录》的指引,来黑水城找你们。”
陆衍翻开传承录,在 “青城山脉” 章节找到一行模糊的墨字:“青城脉心藏于‘天师洞’古茶树下,需‘雾心草 + 医者仁心’引之,雾蚀起时,茶树叶会泛雾纹,辨雾纹可知脉心方位。” 他指着书页旁的草图,“古茶树是东汉时种的,现在还在天师洞,看来我们得立刻去青城山。”
“苏沐,你带着小石头先回长安医馆,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城里的百姓,顺便准备些驱雾的薄荷和细辛。” 林薇摸了摸小石头的头,把晒干的薄荷叶片塞进他手里,“要是黄山或雁门关有消息,就用之前约定的信号弹通知我们。” 小石头攥着叶片,小脸上满是不舍,却还是点头:“林姐姐,你们要小心,我会看好薄荷苗,等你们回来。”
往青城山去的路,越靠近山势,雾气就越浓。马车刚进青城地界,窗外的雾就浓得像化不开的奶,连前方的路都看不清,只能靠着薄荷苗的雾状光指引方向。周老拄着桃木杖探路,木杖的水波纹每碰到雾中的浊气,就会泛出红光:“这雾蚀比之前的毒更阴,会顺着呼吸钻进体内,大家都用薄荷叶捂住口鼻,别吸太多雾。”
天师洞外的景象比想象中更惊心。道观的石阶上躺着十几个百姓和道长,都闭着眼睛,脸色泛着半透明的白,周身绕着淡灰雾,有人的手指已经开始变得透明,像要融进雾里。姜姑娘蹲下身,用莲纹木杖碰了碰一个道长的手臂,木杖的莲纹竟泛出雾状,她的指尖也跟着蒙了层白:“雾蚀已经开始‘化形’了,再不想办法,他们会彻底变成雾。”
沈知远掏出脉枕,给观主诊脉 —— 观主是唯一还能勉强说话的人,他的胸口还藏着半片没被蚀的雾心草。“雾蚀分三层:外层蚀皮肉,中层蚀经络,内层蚀脉心。” 观主的声音轻得像雾,“之前我们用雾心草熬汤,只能解外层雾,到了中层…… 汤就不管用了,反而会让雾蚀得更快。”
林薇抱着薄荷苗往天师洞深处走,苗叶的雾状光越来越亮,指向洞后的古茶树。树下的泥土泛着淡雾,树干上的纹路竟像雾一样流动,凑近了看,能看见纹路里藏着极细的金光 —— 是脉心的气息!“脉心在树根下!” 她刚要挖土,古茶树突然剧烈摇晃,树上的雾纹变成了灰黑色,一股浓雾从树根下涌出来,里面竟裹着个模糊的人影,声音像雾一样冷:“想找脉心?先过我这关!”
“是脉蚀者的浊气分身!” 乌力罕立刻举起沙语石,褐光直射向浓雾,“它用雾蚀裹着浊气,想借脉心的能量壮大自己!” 浓雾里的人影突然甩出一道雾鞭,抽向林薇手里的薄荷苗,周老连忙用桃木杖挡住,蓝光与雾鞭碰撞,竟激起一片雾花,雾花落在地上,瞬间蚀出一个个小坑。
沈知远突然想起观主胸口的半片雾心草,立刻掏出药杵,将草叶捣成泥,又混了些薄荷汁和莲子粉,调成糊状:“雾心草能引雾,莲子粉能聚正气,把这个涂在身上,能挡住雾蚀!” 众人立刻涂上调和物,果然,身上的雾状白渐渐淡了。林薇趁机抱着薄荷苗凑近古茶树,将莲子放在树根下,莲子的金光顺着树根钻进去,树纹里的金光瞬间亮了起来。
“快!用医者仁心引脉心正气!” 观主的声音传来,他用尽最后力气,将手里的雾心草扔向林薇,“我守了青城脉一辈子,今天就算化雾,也要护着脉心!” 林薇接住草叶,闭上眼睛,回忆起在青城山的所见:百姓们上山采茶时的笑容,道长们煮茶论道的平和,还有年轻人骑马赶来求救时的急切 —— 这些画面像暖流涌进心里,她将手按在树根上,轻声说:“脉心,醒醒,百姓还在等你护着。”
树根下的金光突然爆射出来,顺着薄荷苗的光蔓延,浓雾里的人影发出一声惨叫,瞬间化成了灰雾,被金光驱散。古茶树上的雾纹恢复了翠绿,树下的泥土不再泛雾,道观外的百姓和道长们渐渐睁开眼睛,脸上的雾白慢慢消退,连之前透明的手指都恢复了血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