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薇一路闲逛,慢悠悠地回到了城主府。刚踏入自己暂住的小院,门房便前来禀报。
“林姑娘,今日午后,霓裳阁派人送来了您好几大包采买的衣物布匹。您看,是直接给您送到屋里来,还是……?”
林小薇想了想,那么多东西堆在房间里不太妥当,便答道:“暂时就先放在门房妥善保管吧,等我离开的时候一并取走便是。”
“是,小的明白。”门房恭敬地退下了。
伺候她的小丫鬟机灵地递上一杯温茶,轻声询问道:“姑娘,可要现在摆饭?”
林小薇揉了揉有些空瘪的肚子,逛了一上午,确实饿了,便点头道:“摆吧,简单些就好。”
小丫鬟应声而去,很快便端来了四菜一汤,虽不及昨晚丰盛,却也精致可口。
林小薇独自安静地用完了饭,小丫鬟手脚麻利地收拾了碗筷,然后便安静地垂手站在她身后,等候吩咐。
屋内一时静悄悄的,只听得见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林小薇喝了口茶,随口问道:“你们公子呢?暗一侍卫也不见人影。”
小丫鬟忙回道:“公子他……每日都极为忙碌,常常要在前院书房处理公务到深夜才回房歇息。昨日还是因为姑娘您来了,公子才破例早早结束了议事呢。”
“那暗一大人,想必也是随侍在公子左右,一同忙碌去了。”
林小薇若有所思,又问道:“可知你们公子平日里都在忙些什么?竟如此废寝忘食。”
小丫鬟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姑娘,这……公子爷的大事,岂是我们这些内院伺候的小丫头能知道的。”
林小薇闻言,也是,军国大事,机密重重,怎么可能让一个小丫鬟知晓。她不再多问,洗漱一番后,便早早歇下了。
翌日清晨,林小薇醒来,依旧独自用了早饭。
她想起昨日匆匆一瞥,觉得这城主府景致不错,便让小丫鬟带着她在府里四处转转,权当熟悉环境,也散散心。
小丫鬟奉命,引着林小薇在府中游览。
这城主府占地颇广,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布局精巧。
虽因战事显得有些冷清,但园中移栽的诸多奇花异草却生机勃勃,有些品种连林小薇都未曾见过,看得她啧啧称奇,心中暗道:等家里新房盖好了,定也要规划个小花园,让村里人也欣赏欣赏这般的雅致。
一路信步,不知不觉逛到了靠近前院的地方。
林小薇正打算折返,忽见一名身着甲胄、神色凝重的军官,带着一队亲兵,步履匆匆地径直闯入府内,朝着某个方向疾行而去。
林小薇心下好奇,便问小丫鬟:“那人是谁?行色如此匆忙。”
小丫鬟探头望了望,低声道:“姑娘,那是赵副将,是公子的得力部下。看这情形,定是又有紧急军务,前去书房寻公子议事了。”
林小薇蹙眉,喃喃道:“这么急着进府,看来事情不小啊……” 一种莫名的直觉让她悄然跟上了赵副将等人的脚步,一路来到了一个把守森严的院落前,院中正房想必就是谢佳晨的书房了。
小丫头见林小薇还要往前,连忙拉住她的衣袖,紧张地劝阻道:“姑娘,前面是公子的书房重地,没有通传,谁也不让进的。”
林小薇停下脚步,正欲转身离开,忽然,书房内隐隐传出了激烈的争论声,虽然隔着门窗听不真切,但几个关键词还是飘了出来:
“……公子,军中存粮告急!顶多再支撑半月!城里的粮食供应是否该……断了?将士们饿着肚子,如何抵御南诏贼兵和南靖王的叛军!” 一个粗犷的声音带着焦灼。
“不可!万万不可!” 另一个声音立即反驳,“停了城里的供应,百姓立刻就要生乱!南诏和南靖王巴不得我们内乱,他们好趁虚而入!”
“那……那就不能派兵出去采买吗?” 有人提出。
“采买?你说得轻巧!如今这光景,周边郡县哪个不是自身难保?去哪里买粮?又能买得到多少?” 先前反驳的人语气充满了无奈。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要坐以待毙不成!”
“够了!” 谢佳晨疲惫而又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压下了所有的争吵,“都别吵了!此事……我已知晓,你们先回去吧,容我……再想想办法。”
书房内沉默了片刻,随后,门被打开,赵副将等一行人面色沉重地鱼贯而出,匆匆离去。
躲在廊柱后的林小薇将这番对话听了个大概,心头不由一紧。
原来是城里和军营都快断粮了!这可是天大的事!军营一旦断粮,军心涣散,天耀城危矣!她也不禁为谢佳晨感到焦急。
她默默回到自己的卧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于公于私,她觉得都应该帮谢佳晨一把。
于私,他们是朋友,谢佳晨对她们多有照拂;
于公,若是天耀城沦陷,南诏士兵必将长驱直入,届时必定又是一场血腥屠杀,她们即便躲在山谷里,也难保不会受到波及。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