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家中正在吃晚饭……每个人都心不在焉,因为,去县城卖鱼的爹爹和大伯还没有回来。
突然院里传来了开门声。
苏荷,急忙出了堂屋,便看见,父亲林大山和大伯林大海回来了
只见牛车还没停稳,爹爹就跳下车,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红光,声音都比平时洪亮了几分:“孩子他娘,我们回来了!”
父亲和大伯进了屋,坐在饭桌边,喝了点水。小乔机灵,已经给爹爹和大伯摆好了碗筷。父亲和大伯草草吃了几口。
爹爹便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道:“好家伙,县城‘福满楼’的掌柜就是大气,一看咱们这鱼,活蹦乱跳,个头又大,直接开价六十五文一斤!比镇上足足高了十五文!足足买了100来斤!”
大伯也在一旁激动地补充:“剩下的鱼零卖也快,县城有钱人多,都不差钱!不多久就卖完了,没买到,还打听我们什么时候再来,他们提前来排队。
还是爹爹解释到:“他们是一个小山村的村民,到县城要走几天路,来一趟不容易,而且鱼已经抓完了,今年没有了,明年过年还回来!”没买到鱼的失望不已。
这一趟,足足卖了十二两银子!”爹爹掏出钱袋,沉甸甸的银子互相碰撞,发出悦耳的声响。
所有人,看着桌上白花花的银子,乐的合不拢嘴。
按照老规矩,十二两银子平分,每家又得了六两。加上之前卖的银子,短短几天时间内,两家的进项竟又十多两,这在那贫瘠的山村里,简直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
林小薇,在心里感叹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还会更好的!
林小薇在心里给自己定计划,明年一定要让家人天天有肉吃,顿顿都是白米饭……
接下来的日子,母亲苏荷开始大展身手。
她严格按照林小薇描述的方法,将留下来的几十斤鱼开膛破肚,里里外外抹上厚厚的盐和花椒,仔细地码放在大缸里腌制。
几天后,又将腌好的鱼一条条串起来,挂在屋檐下通风处晾晒。那独特的咸香混合着鱼腥味,随风飘散,勾得小乔和子杰天天仰着小脸在下面转悠,口水直流。
“娘,什么时候才能吃呀?”小乔第无数次问道。
“小馋猫,得等晒得干干的才行,急不得。”苏荷笑着回答,手下不停,又开始处理买回来的猪肉和排骨。
有了钱,苏荷也舍得多放料了。她将肉剁成馅,拌上足量的盐、少量的糖和打听来的香料,又将排骨切成小块腌制。
然后,她找来一节光滑的竹筒做漏斗,小心翼翼地将肉馅和排骨块灌进早已反复清洗干净的小肠衣里。
林小薇在一旁打下手,帮着扎口、用针排气。当一串串饱满的香肠和独特的排骨香肠挂起来时,苏荷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别说,这么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趁着天气晴好,苏荷把家里杀猪剩下的肉也如法炮制,做成了腊肉。
一时间,林家的屋檐下挂满了腊鱼、香肠、排骨香肠和腊肉,成了一道惹眼的“风景线”,也引来了邻居们好奇的询问,苏荷只含糊地说是跟外地人学的法子。
村子里开始传出来,林大山家发财了,屋檐下挂满了肉……
特别是村里的王寡妇,嫉妒得眼眶发红。在家把女儿打骂了一顿,儿子她是舍不得的打骂……,林小薇听说后,庆幸自己家人通情达理,对孩子一视同仁。小小同情了一把王寡妇的女儿——林小花。
忙完这些,林小薇抽空特意去麦田看了看她那块“实验田”。果然,施过粪肥的那一小块麦苗,明显比周围的更加绿油油,茎秆也更粗壮一些,长势喜人。这鲜明的对比让她心中大定,看到了来年推广施肥技术的希望。
日子平静而充实地过着,但林小薇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个山洞。
这天,她找到正在温书的大哥林子轩,故作神秘地说:“哥,我总觉得那个山洞上面可能还有别的出口,或者……藏着更好的宝贝呢!说不定还有比鱼更值钱的东西!你陪我去看看嘛?”
林子轩放下书,思考了一会,又看着妹妹亮晶晶的眼睛,有些无奈又有些宠溺地笑了:“你呀,就是闲不住。那山洞黑漆漆的,有什么好探的?”
但经不住林小薇的软磨硬泡,加上他毕竟也是个少年,心里也有几分好奇,最终还是答应了:“好吧,就陪你再去一次,说好了,不能走太深!”
兄妹俩准备好火把、绳索,再次来到了那个隐蔽的山洞口。这次,林小薇直接向上探索。
洞内的岔路果然很多,像迷宫一样。每遇到一个岔路,他们都小心地进去探查一番,但都是走一段就到了尽头,是死胡同。
“小薇,这洞应该没什么宝贝,我们回吧!。”林子轩有些泄气。
“哥,别急嘛,主路还没走完呢!”林小薇鼓励道。
林小薇一马当先向前往主路走去,林子轩只好跟上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