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墟的晨雾漫过丹云峰时,陆明宇已在药田旁的青石上坐了三个时辰。指尖的黑铁戒指泛着温润的光,昨夜潜入秦家庄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座黑漆大门后的院落里,母亲哄着两岁的小侄子小猛子吃饭的声音,爷爷沉稳的咳嗽声,奶奶念叨着小三子快六年没回家的叹息,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他终究没敢推门而入。赵家满门被灭的消息早已传遍邻镇,他这张与六年前几乎无异的脸,一旦出现在秦家庄,只会给家人招来杀身之祸。临走时磕下的三个响头,震得额头发麻,却远不及心口的钝痛来得真切。
罢了,等封印了残魂,总有回去的一天。守器灵的声音带着叹息,那本《玄清观入门心法》,你研究得怎么样了?
陆明宇从怀中掏出那本泛黄的小册子,指尖划过引气入体四个古篆。这一个月来,他每日除了修炼《阴阳九转诀》,便是钻研这本修仙法门。越看越心惊——原来修士的灵力并非如凡俗内力般在经脉中循环,而是要吸纳天地间的,储存在丹田气海之中。
凡俗内功练的是气血,修仙法门聚的是灵气。他喃喃自语,将小册子翻到记载之法的页面,这两者,竟有天壤之别。
回到彩霞峰的洞府,陆明宇盘膝坐于寒玉床上,将黑铁戒指中的聚气丹倒出一粒。丹药入手微温,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正是玄清观弟子用来辅助引气的基础丹药。
小心些,你经脉虽被双色朱果重塑过,但第一次吸纳灵气,还是可能撑爆经脉。守器灵的声音透着凝重。
陆明宇点头,将聚气丹含在口中,依照《玄清观入门心法》的记载,凝神静气,尝试感应天地间的灵气。起初如同石沉大海,丹田气海空空如也,只有《阴阳九转诀》修炼出的太极真气在缓缓流转。
一个时辰过去,他额头已见汗珠。就在即将放弃时,指尖的黑铁戒指突然微微一震,一股清凉的气流顺着指尖涌入经脉——那是戒指中储存的一丝灵气,想来是赵天宇生前未用完的存货。
找到了!陆明宇心中一喜,连忙引导这丝灵气向丹田气海而去。灵气所过之处,经脉传来阵阵酥麻感,与太极真气的温热截然不同,却又奇异地相融在一起。
当灵气终于汇入丹田时,他尝试着运转之法。闭目瞬间,丹田气海的景象清晰地呈现在识海之中:一片灰蒙蒙的空间里,太极真气如两轮日月缓缓旋转,而那丝灵气则像一条小鱼,在气海边缘游弋,散发着淡淡的五色光华。
这就是...灵气?陆明宇心中震撼。他能感觉到,这丝看似微弱的灵气,威力竟远超他苦修十年的内力。若是能将其运用自如,恐怕一剑就能劈开万斤巨石。
接下来的日子,陆明宇每日一半时间修炼《阴阳九转诀》,一半时间钻研修仙法门。他发现,黑铁戒指不仅能储物,还能缓慢吸收天地灵气,虽然量少,却足够他初学之用。而那枚聚气丹,他舍不得一次用完,只在灵气耗尽时舔舐一点粉末,便能让丹田重新充盈起来。
半个月后,当他再次内视时,丹田气海中的灵气已凝聚成一缕发丝粗细的五色气流。依照心法记载,这便是练气一层的标志。
该试试法术了。陆明宇翻到小册子最后几页,那里记载着玄清观的基础法术引火术御水诀。他深吸一口气,用意念引导那缕灵气涌向右手食指。
起初灵气在指尖徘徊不定,如同顽皮的孩童。陆明宇耐心操控,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指尖才泛起一点火星。火星忽明忽暗,随时可能熄灭,却让他心头巨震——这便是修士的力量,能引动天地元素!
又过了三日,他终于能稳定地在指尖凝聚出三寸火苗。火苗呈淡青色,温度却远超凡火,将洞府中的青石灼烧出焦痕。而当他尝试御水诀时,却发现异常轻松——《阴阳九转诀》本就蕴含水系真气,与灵气相融后,竟能直接引动洞府外的山涧流水,在掌心凝成水球。
果然,阴阳真气与灵气能相辅相成。守器灵兴奋道,你这是走了捷径,寻常修士要数年才能引气入体,你竟只用了一个月!
陆明宇却不敢懈怠。他知道,练气一层在修仙界不过是蝼蚁,玄清观那样的宗门,随便一个外门弟子都有此修为。而九幽教的残魂,更是需要远超此时的力量才能封印。
这日,他正欲尝试将灵气注入寒星暗器,洞府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只见吴长老手捧一个玉盒,缓步走了进来,眼中带着赞许:明宇,你这次任务完成得不错,门主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玉盒打开,里面躺着一本蓝皮古籍,封面上写着昆仑秘录四个金字。陆明宇翻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里面记载的,竟是昆仑墟失传多年的修仙法门,比《玄清观入门心法》精妙百倍!
你在天苍山缴获的月魂玉匣,星图指向的封印点,正是三百年前我派祖师封印残魂之地。吴长老沉声道,门主说,你既有修仙天赋,便该承担起这份责任。三个月后,迷雾森林封印开启,你需与其他分舵的弟子汇合,共同镇压残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