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满是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新的画室里,挂着她画的老巷风景;画展上,观众们对着她的画赞不绝口;老槐树下,她和陈屿一起埋着装满回忆的时光罐;两居室的阳台上,晒着陈奶奶织的毛衣,风吹过的时候,能闻到老巷里飘来的馄饨香。
“对了,”林晚突然想起什么,又给陈屿发了条消息,“下周看房子的时候,能不能叫上陈奶奶一起?她眼光好,还能帮我们看看房子有没有漏水或者隔音不好的问题。”
陈屿几乎是秒回:“早就跟奶奶说好了,她还说要给我们带她做的芝麻饼,说看房累了能垫垫肚子。”
看到消息,林晚忍不住笑了。陈奶奶总是这样,不管做什么事,都想着给他们带点好吃的,就像小时候一样,每次去她家,总能在口袋里摸到甜甜的糖。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一边忙着整理画稿,一边开始打包画室里的东西。陈屿每天下班后,都会过来帮她搬东西,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从来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有时候林晚让他歇会儿,他还笑着说:“早点搬完,你就能早点在新画室画画了,我还等着看你画院子里的石榴树呢。”
周五晚上,两人终于把大部分东西都搬到了新画室。收拾完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林晚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满院子的箱子,心里满是成就感。陈屿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牛奶:“喝点牛奶,暖暖身子,今天辛苦你了。”
林晚接过牛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夜晚的凉意。她抬头看陈屿,发现他正盯着院子里的石榴树,眼神里带着点期待:“你说明年夏天,这棵石榴树会不会结果啊?”
“肯定会的,”陈屿坐在她身边,伸手替她拢了拢外套,“我明天去买点肥料,给它施点肥,说不定明年就能结满红彤彤的石榴了。到时候我们摘下来,分给老巷的邻居们,让他们也尝尝我们院子里的石榴。”
林晚笑着点头,靠在陈屿的肩膀上,看着天上的星星。老巷的夜晚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她突然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夜晚,她和陈屿坐在槐树下,数着天上的星星,说着长大后的愿望。那时候她的愿望是当一名画家,画遍老巷的每一个角落;陈屿的愿望是当一名医生,治好奶奶的腿疼。现在,他们的愿望都在慢慢实现,而他们的身边,也多了彼此。
“陈屿,”林晚轻声说,“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在槐树下许的愿望吗?”
“当然记得,”陈屿的声音里带着点温柔,“你说要当一名画家,画老巷的槐树,画巷口的早点摊,画我和奶奶。我当时还跟你说,等你当了画家,我就当你的模特,让你画一辈子。”
林晚忍不住笑了:“你那时候还说,要是我画得不好,你就不给我当模特了。”
“哪有,”陈屿伸手捏了捏她的脸,“我那时候是怕你不认真画画,故意逗你的。不管你画得好不好,我都是你最忠实的模特。”
两人坐在院子里,聊了很久。直到露水打湿了头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陈屿把林晚送回宿舍楼下,看着她上楼后,才开车离开。林晚站在窗边,看着陈屿的车消失在夜色中,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像这夜晚的星星一样,明亮又温暖。
周日上午,林晚和陈屿带着陈奶奶,一起去看那套两居室。房子在老巷的中段,离新画室只有几分钟的路程。打开门的时候,林晚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客厅宽敞明亮,阳台上种着几盆绿植,卧室的窗户正对着老巷,站在窗边,就能看到不远处的老槐树。
“这房子真好,”陈奶奶走进客厅,摸了摸墙上的瓷砖,“采光好,通风也不错,最重要的是离画室近,晚晚以后上下班也方便。”
林晚走到阳台上,看着外面的老巷,心里满是欢喜。陈屿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递给她:“房东说要是我们满意,今天就能签合同。这是钥匙,你拿着,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
林晚接过钥匙,指尖蹭过冰冷的金属,心里却满是温暖。她抬头看陈屿,眼里带着点湿润:“陈屿,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
“是啊,”陈屿伸手抱住她,轻声说,“以后我们就能每天一起起床,一起吃早饭,一起去老巷散步,一起在槐树下看星星了。”
签完合同后,三人一起去了巷口的馄饨店。陈奶奶点了三碗馄饨,还特意让老板多加了点香菜——她知道林晚最喜欢吃香菜。吃馄饨的时候,陈奶奶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林晚:“晚晚,这是奶奶给你们的乔迁礼,虽然不多,但是奶奶的一点心意,你们拿着,买点家里需要的东西。”
林晚赶紧推辞:“奶奶,不用了,您已经帮我们很多了,我们怎么能再要您的钱呢?”
“傻孩子,”陈奶奶把红包塞到她手里,“这是奶奶的心意,你们必须拿着。以后你们就是一家人了,奶奶希望你们能开开心心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