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的日子,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天际刚泛起鱼肚白,定北侯府门前已有了动静。没有大肆声张的送别仪式,只有至亲之人默默聚集。老侯爷用力拍了拍孙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林母偷偷抹着眼泪,塞给瑾瑜一个装着平安符的香囊;萧凛神色肃穆,递过一枚代表侯府身份的令牌,低声道:“遇棘手之事,可寻当地与侯府有旧的官员或驻军。” 霏霏和两个弟弟则围着哥哥,叽叽喳喳地说着让他带各地特产回来的玩笑话,试图冲淡离别的愁绪。
瑾瑜一一拜别家人,目光扫过每一张亲切的面庞,将这份温暖深深烙印在心。随后,他翻身上马,身后跟着同样骑马的书童墨香、沉稳干练的护卫萧武,以及一身利落劲装、英姿飒爽的女护卫萧盈。一行四人,带着简单的行装,踏着清晨微凉的露水,悄然驶出了巷口,融入了京城渐渐苏醒的街市,向着南方,开始了未知的旅程。
望着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罗晴依在门边,久久不愿离去。她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对瑾瑜的安全倒并非极度忧虑。儿子自小习武,身手不凡;萧武是侯府老人,经验丰富,处事稳妥;萧盈更是女中豪杰,武艺高强,心思缜密。更不用说,暗处还有萧凛精心挑选的几名暗卫如影随形,暗中保护。让萧盈同行,一是顾及她与萧武本是夫妻,不忍令其长久分离;二来,萧盈也肩负着一项特殊的使命——作为最可靠的信使,定期将瑾瑜需要传递回侯府的重要信息和物品带回,这远比依靠驿站更为稳妥快捷。
旅程之初,瑾瑜的信件来得颇为频繁。大约每隔半月,便有一封厚厚的家书通过驿站寄回侯府。信中,他兴致勃勃地描述着初次远离京城的见闻:运河两岸的繁忙景象,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沿途遇到的奇人异事,地方小吃的独特风味……字里行间,充满了少年人初次拥抱广阔天地的兴奋与新奇。罗晴每每收到信,都要反复阅读,仿佛能透过字迹,看到儿子一路的欢笑与风尘。
然而,随着他们一行人越走越远,逐渐深入西南的崇山峻岭、西北的广袤荒漠,信件的间隔变得越来越长。从一个月一封,渐渐变成了两三个月,乃至后来,固定为半年一封。通信的间隔拉长了,但信件的分量却似乎更重了。初时,罗晴还时常对着书房里那幅巨大的天启舆图,用手指勾勒着儿子可能行经的路线,计算着下一封信该何时到来。久而久之,她也慢慢习惯了这种漫长的等待。无论相隔多久,只要能收到那封平安信,知晓儿子一切安好,便是她内心深处最大的安稳与喜悦。
喜欢穿越后胎胎俩娃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穿越后胎胎俩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