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接风宴
暮色如墨,悄然浸染着定北侯府的每一个角落。庭香苑内,烛火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板上洒下温暖的光晕。罗晴站在菱花镜前,仔细地为两个孩子整理衣襟。霏霏的粉色襦裙上绣着翩飞的蝴蝶,瑾瑜的靛蓝长衫配着银色腰封,两个小家伙被打扮得如同年画上的金童玉女。
娘亲,祖父、祖母好像很喜欢我们哎。霏霏仰着小脸,眼中带着恬淡的笑意。
罗晴蹲下身,轻轻抚平女儿衣襟上的褶皱,柔声道:我的霏霏这么可爱,谁不喜欢
萧凛从内间走出,一身墨色常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他来到罗晴身后,望着镜中一家人的倒影,唇角扬起温柔的笑意:是的,瑾瑜和霏霏最招人喜爱了。
他的目光落在罗晴略显疲惫的眉眼间,伸手替她理了理鬓边的一支珍珠步摇。那步摇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
一行人踏着月色向主院行去。夜色中的侯府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廊下悬挂的琉璃灯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将回廊照得恍如白昼。远处湖面上倒映着皎洁的月轮,与近处的灯火交相辉映,在水面上碎成万千金鳞。
那是藏书阁,萧凛指着远处一座飞檐建筑,收藏着祖父毕生搜集的典籍。旁边是练武场,我幼时常在那里习武......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润,为罗晴细细讲解着每一处景致的来历。
行至主院门前,但见一位身着绛紫色比甲、头戴抹额的嬷嬷早已候在阶前。见他们到来,嬷嬷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礼:老奴给世子爷、罗姑娘请安。侯爷和夫人已在厅内等候多时了。
这毕恭毕敬的态度,让罗晴心中最后一丝不安也渐渐消散。从城门处侯爷夫妇亲切的相迎,到精心布置的院落,再到眼前这位管事嬷嬷的恭敬,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侯府对他们的接纳。
正厅内烛火辉煌,四角的仙鹤衔珠灯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侯爷与侯夫人见他们进来,立即含笑起身相迎。侯爷今日换了一身靛蓝色常服,少了几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多了几分家常的温和。侯夫人则穿着一袭杏子黄缕金百蝶穿花裙,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碧玉簪,更显温婉可亲。
快坐下歇歇。侯夫人亲切地拉着罗晴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旁的紫檀木嵌螺钿扶手椅上,走了这许久,累了吧?院子可还满意?若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尽管吩咐下人。
罗晴微微欠身,举止优雅得体:侯夫人费心了,一切都很好。孩子们也十分喜欢各自的屋子,方才还在说从未住过这般精致的房间。
这时,瑾瑜和霏霏也乖巧地上前行礼问安。两个孩子清脆的童声在厅内响起:孙儿/孙女给祖父、祖母请安。
这一声称呼让二老喜笑颜开。侯爷一把将瑾瑜揽到身边,仔细端详着孙儿清秀的眉眼:好孩子,今日在院子里可还习惯?侯夫人则把霏霏抱在膝上,轻轻捏了捏她粉嫩的小脸。
看着祖孙相处的温馨场面,罗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锦盒,恭敬地呈给二老: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手艺粗陋,还望侯爷、夫人不嫌弃。
盒中是她连日赶制的鞋袜,虽不是什么名贵之物,但针脚细密,绣样精致。侯夫人的鞋面上绣着栩栩如生的缠枝莲纹,侯爷的袜子上则用银线绣着松鹤延年的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用心。
侯夫人抚着鞋面上精致的绣样,连声赞叹:这手艺,便是京城最好的绣娘也要自叹弗如。针脚这般细密,花样又如此别致,这份心意,比什么珍宝都来得珍贵。
侯爷拿起一双袜子,眼中闪过惊喜:这松鹤绣得极好,针法独特,可是南边传来的双面绣?
罗晴含笑点头:侯爷好眼力。这是苏绣的一种,晚辈幼时曾随一位江南绣娘学过些皮毛。
正当厅内气氛融洽时,管家前来禀报膳食已经备好。众人移步偏厅,但见一张紫檀木圆桌上摆满了各色佳肴。令人感动的是,桌上不仅有两个孩子爱吃的糖醋里脊、芙蓉蛋,还有罗晴偏爱的清蒸鲈鱼、蟹粉豆腐,更有些连她都叫不上名字的精美菜式。
侯爷亲自将两个孩子安排在自己和夫人中间坐下,不停地为他们布菜。侯夫人则热情地招呼罗晴:快尝尝这醋鱼,是府里老陈的拿手菜,他祖上曾在江南做过御厨。
话音未落,萧凛已经夹了一块最鲜嫩的鱼腹肉放到罗晴碗中。她轻声道谢,细细品尝后由衷赞道:肉质鲜嫩,酸甜适口,果然美味。
席间,侯夫人不时为罗晴介绍各道菜肴的来历,侯爷则专注地照顾着两个孩子用餐。瑾瑜用餐时举止文雅,颇有小大人的风范;霏霏虽然活泼,却也记得用餐的礼仪。看着孙儿孙女如此懂事,二老对视一眼,眼中尽是欣慰。
用罢晚膳,侍女们奉上漱口茶。待众人漱口完毕,又换了新沏的雨前龙井。侯夫人吩咐乳母带着孩子们去园中消食,又再三叮嘱要好生看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