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跑马
晨光熹微,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京城。城门在沉重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萧家一行车马辚辚驶出,踏上了前往别院的路途。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轱辘声。瑾瑜和霏霏一左一右趴在车窗边,两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窗外渐变的景致。城郊的田野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稻穗上的露珠折射着初升的朝阳,宛如撒了一地的碎金。
萧凛看着两个孩子专注的侧脸,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温柔的弧度。他倾身向前,声音里带着几分诱哄的笑意:“瑾瑜,霏霏,想不想学骑马?”
瑾瑜闻言立即转过头来,一双眸子亮得惊人,却还是习惯性地先望向罗晴,眼中满是征询。而霏霏早已迫不及待地挥舞着小手:“想学!霏霏想骑马!”
罗晴无奈地摇摇头,伸手替霏霏理了理鬓边的碎发:“去吧,都要注意安全。”她的目光在瑾瑜身上停留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马车停稳,萧凛利落地跃下,亲自从侍卫手中接过缰绳。那是一匹毛色乌黑发亮的骏马,四蹄雪白,体型健硕优美,马鬃在晨风中飘扬。霏霏瞪大了眼睛,小嘴张成圆形:“好大的马呀!”
萧凛朗声大笑,一把将霏霏抱起:“这是爹爹的坐骑,名叫踏雪,以后就是你的朋友了。”他小心翼翼地将女儿放在马鞍前,自己翻身而上,将小人儿牢牢护在怀中。霏霏兴奋地伸出小手,轻轻触摸着马颈柔软的鬃毛。踏雪温顺地打了个响鼻,惹得霏霏咯咯直笑。
“瑾瑜也别怕。”萧文会意地下马,将略显拘谨的瑾瑜抱上另一匹枣红马,动作格外轻柔,“这匹追风性子最是温顺。”
待萧文也翻身上马,萧凛低头问怀中的女儿:“霏霏会害怕吗?”
还不待霏霏回答,罗晴从车窗探出头来,笑嗔道:“她就是个胆大包天的主,脑子里就没有害怕这个词。”
萧凛闻言,笑声愈发爽朗:“不愧是我闺女!走,爹爹带你跑马去!”说罢,他轻夹马腹,踏雪立刻领会主人的意图,四蹄腾空,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奔去。
“呀——”霏霏的惊呼很快转成了银铃般的笑声,随风飘散在田野间。
萧文见状,也催动追风跟上。枣红马迈开稳健的步伐,虽不似踏雪那般迅疾,却也足够让瑾瑜体验驰骋的快意。初时的紧张渐渐褪去,瑾瑜的脸上绽放出难得的灿烂笑容。
罗晴望着两骑绝尘而去,扬起细细的烟尘,耳边回荡着两个孩子欢快的笑声,不由得也弯了眉眼。她吩咐车夫继续赶路,目光却始终追随着远方那两个小小的身影。
自萧凛归来这些时日,她清晰地看见了孩子们的变化。瑾瑜不再总是绷着小脸,偶尔也会露出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活泼;而霏霏的笑容更加恣意,仿佛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绽放。或许,这就是父亲存在的意义——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可以肆意奔跑的天地。
马车不疾不徐地行驶了约莫半个时辰,才远远望见几骑身影停在路旁的槐树下。还未到近前,就听见两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像是两只欢快的小雀。
“娘亲!您看见了吗?马跑起来的时候,风呼呼地从耳边过去!”霏霏挥舞着小手,激动得小脸通红。
瑾瑜虽不像妹妹那般外放,却也眼睛发亮地补充:“感觉就像要飞起来一样。”
罗晴拿着水囊下车,先将一个递给两个孩子,又将一个递给萧凛。目光相接时,她看到他额角细密的汗珠,下意识地取出帕子递过去。萧凛明显一怔,随即笑意更深,接过帕子时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掌心,带起一丝微痒。
树荫下凉风习习,吹散了一路的燥热。两个孩子却不知疲倦,又围着他俩刚才骑过的马转悠,小脸上写满了意犹未尽。
萧凛故意板起脸笑骂:“两个小淘气,快坐过来歇歇。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可过于贪多。”
两个孩子听话地坐回父母中间,却仍兴奋地交流着方才的心得。
“哥哥刚才敢松开一只手了吗?”霏霏歪着头问。
瑾瑜有些不好意思:“只松开了一小会儿。萧叔叔说,要慢慢来。”
萧凛看着他们,眼神温和:“今日先熟悉马性,改日爹爹教你们真正的骑术。”
休息片刻后,众人重新上路。又行了一个时辰,马车在一处清澈的小河边停下。河水潺潺,在秋日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岸边的芦苇已经泛黄,随风摇曳。
萧凛吩咐侍卫将今早备好的鲜肉取来,又命人去河里捕几条鱼。“今日午膳,咱们就吃烤肉和烤鱼。”
两个小家伙一听,立刻嚷着要下水捕鱼,被罗晴及时拉住:“已是秋日,水凉,着了风寒可怎么好?”见他们小脸垮了下来,她又柔声道,“不过可以去河边看侍卫叔叔们捕鱼。”
这个折中的方案很快被接受了。两个孩子蹲在河岸,目不转睛地盯着侍卫们用削尖的树枝麻利地叉鱼,不时发出惊叹的呼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