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摄政王府地下指挥中心,气氛凝重如铁。
巨大的全息星图上,三个闪烁的光标如同悬于头顶的利剑:代表“观察者”隐秘扫描的幽蓝光点,标识“晶析联合体”前哨站的猩红标记,以及最新出现的、那短暂引力波信号的惨白脉冲。
风宸煜负手立于星图前,眸光冷冽地扫过这三个威胁。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在场每一位核心人员耳中,“‘星链节点’计划,必须提前启动。”
苏云浅站在控制台前,指尖飞速划过流光溢彩的数据界面,头也不抬地回应。
“工程序列已重新优化,‘龙吟核心’产能优先供应星链。第一期十二个导航信标,预计可在十五日内完成部署。”
---
帝国的战争机器,在最高指令下再次高效运转。只是这一次,战场是无垠的太空,武器是科技与速度。
龙江船厂的核心船坞灯火通明,三班倒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在高度自动化的机械臂辅助下,将一个个约莫房屋大小、呈标准十二面体的银灰色装置——第一代“弦波”自主导航信标,吊装入经过改装的快速部署舰。
这些信标内部,核心驱动是微型化的“龙吟核心”,导航系统植入了基于“潜蛟”测试数据优化后的自主算法,通讯单元则是“弦波感应系统”的收发终端。它们将是帝国在太阳系外围布下的第一道独立感官与神经末梢。
苏云浅几乎住在了位于帝都郊外的维度物理研究所。主控室内,她和她的核心团队正进行着最后的攻坚。
“院长,‘谛听’系统的主动诱捕模块与信标的常规扫描频段存在百分之零点三的潜在干涉,是否需要调整诱捕模块的能级阈值?”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指着全息模型上两处交织的能量场询问道。
苏云浅凝视着模型,大脑飞速计算着各种参数。“不,维持诱捕模块能级。将信标扫描频段向低频区偏移百分之零点零五,避开干涉点。我们需要‘谛听’保持最高的敏感度,哪怕牺牲信标百分之二的常规探测精度。”
“明白!”
类似的细节调整数不胜数。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这套尚未经过实战检验的系统的成败,乃至帝国未来的安全。苏云浅像一枚精准的陀螺,在不同的问题域间高速旋转,凭借其超越时代的科学直觉与扎实功底,将一个个技术难点碾碎、理顺。
风宸煜则坐镇中枢,协调着庞大的帝国资源。他签署命令,将帝国科学院超过六成的算力资源定向输送给“星链”与“谛听”项目;他调动最新组建的、装备了小型化能量护盾和震天雷改进型——【裂星】质子撞击炮的帝国近卫舰队,在部署航线上进行隐蔽护航;他甚至亲自审核了每一个接触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和政治官员的背景,确保在外部压力骤增的情况下,内部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权力与科技,在这对夫妇手中形成了完美的闭环,推动着帝国这艘巨轮,在暗流涌动的星海中艰难却坚定地前行。
十五日后,帝国历七月初三,代号“织网”的行动正式开始。
三艘经过特殊改装的“疾风级”快速部署舰,在夜幕掩护下,悄然驶离龙江船厂,汇合护航舰队后,如同三支离弦之箭,射向太阳系外围的预定轨道。
它们的任务,是在柯伊伯带外侧的特定引力平衡点,布下第一期十二个“弦波”信标。这些信标一旦激活,将相互链接,构成一个覆盖小半个太阳系的自主导航与初级预警网络。
行动全程保持绝对静默,所有通讯均采用一次性密码本加密,通过定向激光脉冲传递。
苏云浅和风宸煜守在指挥中心,紧盯着代表部署舰队的绿色光点在星图上缓慢而坚定地移动。每一小时,都会有加密的状态报告传回。
一切顺利得让人有些不安。
直到第七日,当舰队抵达第一个信标部署点,开始释放信标时,异变陡生!
指挥中心内,隶属于“谛听”系统、一直处于背景监控状态的深空信息筛检单元,突然发出了一阵短促而尖锐的警报音!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零点五光年外,帝国设置在柯伊伯带边缘的“广域引力波阵列”,再次捕捉到了那个熟悉的、短暂的异常时空翘曲信号!信号强度,比上一次提升了近十倍!而且,来源方位发生了细微但明确的变动——它正在向太阳系内部移动!
“警告!检测到高维信息扫描特征残留!与‘潜蛟’号遭遇扫描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二点七!”操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引力波信号源相对位移确认!移动矢量指向……指向我方‘织网’舰队大致方位!”另一名操作员紧接着报告。
指挥中心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风宸煜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电般射向星图。苏云浅则瞬间调出了“谛听”系统捕获的扫描数据,以及引力波阵列的最新读数,双手在控制台上快得带起了残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