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浑身湿透地从模拟舱中滑出,作战服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精瘦的肌肉线条。汗水顺着发梢滴落,在地板上汇成一小滩水洼。他大口喘息着,胸口剧烈起伏,仿佛刚刚经历的不是虚拟训练,而是一场真实的生死搏杀。
这个经过多次升级改造的定制模拟舱,此刻正散发着微弱的散热嗡鸣。舱体表面的全息投影界面还悬浮着最后一场训练的统计数据——反应速度、战术评分、能量损耗率,每一项指标都被系统用刺眼的红色标记着。
李鑫抹了把脸上的汗水,伸手关闭了投影。这次的训练模式与以往截然不同,不再是那种充满表演性质的机甲格斗,而是实打实的军用机甲作战模拟。系统完全复刻了前线部队的战术指令、战场环境,甚至是小队成员之间的通讯频道杂音。
他踉跄着走向浴室,脑海中仍在回放训练中的每一个细节。军用机甲的操作精度要求极高,一个简单的战术规避动作就包含许多个微操指令,远不是民间机甲格斗那种大开大合的风格可比。更让他震撼的是作战单位间的配合——火力压制、交叉掩护、战术轮转,每个作战单位都像是精密仪器中的齿轮,必须严丝合缝地运转。
冷水从花洒中喷涌而出,李鑫仰头让水流冲刷过疲惫的面庞。水珠顺着脖颈滑落,带走了部分燥热,却冲不散脑海中那些战术图示。他清楚地记得,在第三次模拟遭遇战中,就因为短暂的配合延迟,整个战术小队被敌方炮火覆盖。虚拟驾驶舱里那种真实的灼热感和冲击波,至今还残留在他的肌肉记忆中。
擦干身体,李鑫裹着浴袍瘫在沙发上。墙上的全息屏幕自动亮起,显示出大树整理好的训练分析报告。数据曲线清晰地表明,在单兵作战项目上他的评分依旧出色,但一到团队配合环节就断崖式下跌。
军用机甲更注重效率。
大树的声音从房间各处传来,同时调出了几段前线实战录像,
看看这支突击小队的配合,他们的每个动作都是为了最大化战场收益。
录像中,三台制式机甲呈楔形阵列推进。领头机甲一个看似简单的侧滑步,实际上为后方队友创造了完美的射击角度。这种战术素养,绝不是民间机甲格斗场上那些花哨的转身踢击能比拟的。
李鑫抓起能量饮料猛灌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他盯着自己微微发抖的双手——这双能在格斗比赛中使用诡异招数的手,在军用标准下却显得如此笨拙。
窗外,第七新城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李鑫的目光落在自己的战斗服上。今晚,模拟舱里还会加载更严苛的课程。要真正融入军方行动,就必须先忘记那些赢得满堂喝彩的华丽招式。
表演时间结束了。从现在开始,每分每秒都要为实战而训练。
李鑫突然想起了上次驾驶刑天与三名罗尼特机士对战的情景。他靠在模拟舱边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舱壁上还未散去的余温。那场战斗的画面在脑海中闪回。
大树,
李鑫甩了甩湿漉漉的头发,
你有没有觉得...上次跟刑天对战的那些罗尼特机甲战士,战斗力也很一般啊?
房间里的全息投影仪突然亮起,大树的声音伴随着数据流的光效传来:
如果单纯对比机甲操控和格斗技巧...
投影中展开两组对比数据,
那三个机士确实比你逊色不少。
李鑫看着悬浮在空中的数据图表,代表自己的蓝色曲线在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度上完全压制了代表敌方机士的红色曲线。他正要露出得意的笑容,大树突然补充道:
但如果是这样呢?
全息投影骤然扩大,占据了半个房间。画面中出现了两台基础型号的机甲——左边是沙那德军方的标准型,右边是罗尼特帝国的制式机甲。两台机甲都处于裸装状态,没有任何外挂装备。
首先展示基础性能对比。
大树的声音变得严肃。数据面板在机甲旁边展开,各项参数逐一亮起。沙那德机甲在动力输出和机动性上确实遥遥领先。
现在加入驾驶员变量。
投影画面切换,叠加上了李鑫和那三名罗尼特机士的模拟操作数据。对比曲线立刻发生明显倾斜,代表沙那德机甲这边的数据条几乎呈碾压态势,特别是在战术机动和攻击有效性上。
李鑫抱起手臂,嘴角微微上扬。但还没等他开口,大树就继续说道:
接下来,加入实战配置条件。
投影中的两台机甲开始加载外挂装甲和武器系统。李鑫的笑容凝固了——只见机甲身上不断叠加着各种复杂的装甲模块和武器平台。当加载完成时,战力对比图表发生了惊人逆转:三台全副武装的罗尼特机甲形成了绝对的数据碾压,各项指标都远超单台沙那德机甲。最让人绝望的是,单单一台机甲的战斗综合实力,也超过了李鑫驾驶的军用机甲。
房间里只剩下全息投影运转的细微嗡鸣。李鑫沉默地盯着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差距,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还在滴水的毛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