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接触到的技术细节都画出来。
接下来的四十分钟里,李鑫全神贯注地在工程绘图纸上还原记忆中的零件结构。他的机械制图功底极好,每处螺纹、每个接缝几乎都分毫不差。林悦在一旁用全息平板测量比例,分析数据,不时在上面记下关键数据。
当画到第三个部件时,林悦突然按住他的手:
这个液压缓冲器的安装角度,你确定是127度?
正负不超过0.5度。
李鑫肯定地说,
我特意用激光角度仪测量过。
林悦的眉头越皱越紧。她调出一些类似的结构进行对比,手指开始微微发抖:
这根本不是常规传动结构...
她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位,
看这个转轴设计和应力分布,很独特的设计结构。
但测试数据很好。
李鑫回忆道,
传动效率比标准结构提升了20%。
代价是什么?
林悦反问,快速计算着数据,
这种设计会在关节处形成恐怖的应力集中,普通合金撑不过二十次满负荷运转。
李鑫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们用了特种材料?
不止。
林悦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能承受这种结构的合金,只能是军用机甲关键部位的超级合金,否则早就金属疲劳了。
两人同时陷入沉默。超级合金是每个国家都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民间企业根本不可能获得。李鑫的后背渗出冷汗,这个发现印证了他最坏的猜测。
还有更夸张的。
林悦指向第四张图纸的某个细节,
看这个传动轴的连接方式,根本不是为常规机甲设计的。
她用红笔圈出几个关键点,
这种结构只适合一种情况——极限状态下的瞬时过载。
她的笔尖突然停住,与李鑫震惊的目光相遇。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冷气:
他们在制造军用机甲!
他们的目光在图纸上交汇,一个骇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图纸上那些看似普通的机械结构,实则暴露了精心设计的神经刺激系统。
他们猜测,这套系统的运作原理极其残酷——通过电脉冲直接刺激机士大脑皮层特定区域,配合高浓度神经兴奋剂的瞬时注射,在短时间内将机士的精神力强行提升至极限状态。为了防止机士因过度刺激而立即死亡,系统采用了间歇性爆发模式:在机甲执行关键动作时施加刺激,结束后立即切断。这种设计就像用带倒刺的鞭子抽打赛马,只在冲刺时刻施加最大痛苦。
传动结构中那些反常的角度和特殊材料,都是为了承受这种极端操作而设计的。过度的关节偏转、超规格的合金轴承、异常厚实的液压缓冲器——所有这些都在服务于同一个目的:在机士神经系统崩溃前,尽可能压榨出更多战斗力。
一旦这种机甲问世,结果让人不寒而栗。机士在战斗中被消耗,但被淘汰的机士并非毫无价值。他们的神经数据会被收集分析,用于改进下一代牺牲品的筛选标准。整个流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招募、消耗、分析、优化,然后再招募新的机士。在这种模式下,机士不再是战士,而是一次性的生物电池,他们的价值只在于能释放多少能量,以及能在崩溃前坚持多久。
喜欢刑余之魂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刑余之魂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