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坐在A组工作间的操作台前,机械地重复着手中的零件测试。权限提升带来的变化微乎其微——不过是换了个更精密的零件测试台和更复杂的重复性工作。窗外,监督员的身影依然每隔37分钟准时掠过玻璃墙。
终端屏幕上的数据流不断刷新,但他的思绪早已飘到了昨晚收到的情报上。假面冒着巨大风险传递的消息——十二台隐藏机甲很可能就藏在蓝图的某个角落。这个情报像块烧红的铁,烙在他的神经上。
必须做点什么...
这个念头在他脑中盘旋不去。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测试工具在掌心留下深深的压痕。疼痛让他稍稍回神,但内心的焦灼丝毫未减。
窗外的脚步声突然停住了。李鑫的后颈一阵发麻,他能感觉到有人正透过玻璃观察自己。12秒——比平时多了整整5秒的注视。监督员离开后,他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
冷静...
他在心里告诫自己,
按兵不动才是上策。
但另一个声音立刻反驳:
等?等到什么时候?等到机甲部署完毕?等到神域堂的计划开始实施?
这个念头让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按照卧底守则,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冒进。任何异常的举动都可能招致怀疑。他想起前世那次失败的任务,就是因为在关键时刻沉不住气,导致整个行动组暴露。
终端突然弹出警告:
【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23%!】
李鑫强迫自己专注于眼前的测试,但思绪就像脱缰的野马。如果选择等待,可能错失关键情报;如果选择行动,又可能自投罗网。这种两头堵的困境让他胃部绞痛。
维持现状?李鑫的嘴角扯出一个苦笑。每天重复着毫无意义的测试,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而关键情报可能就在咫尺之遥。这种煎熬比任何严刑拷打都折磨人。
监督员的脚步声再次临近,这次比预定时间提前了6分钟。李鑫的肌肉瞬间绷紧,但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紊乱。
李研究员。
监督员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A7区在等你的测试结果。
马上完成。
他头也不抬地回应,心跳却快得发疼。
当监督员离开后,李鑫的视线不自觉地飘向天花板角落的监控摄像头。那里有无数双电子眼正24小时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在这个铜墙铁壁的牢笼里,他就像只困兽,连呼吸都被严密监控。
突破口...突破口在哪里...
他在心中呐喊。
突然,一个危险的念头闪过——周胖子。这个看似最不可触碰的人物,或许恰恰是唯一的突破口。作为CEO,他掌握着核心机密;作为傀儡,他内心一定藏着对神域堂的不满。
这个想法让李鑫的指尖微微发颤。直接接触周胖子?这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但眼下,他似乎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窗外的灯光突然变成警示的红色,A组区域的紧急疏散演练开始了。李鑫随着人群机械地移动,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周胖子的弱点、习惯、行程...这些碎片信息逐渐拼凑在一起。
当演练结束回到工作间时,李鑫的眼神已经变得坚定。这个决定风险巨大,但比起在特别项目组里当一颗被严密监控的螺丝钉,至少是主动出击。
李鑫的手指在测试台上轻轻敲击,监督员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玻璃墙外。这一次,他深吸一口气,主动站起身来。
有事?
监督员皱眉看着他。
我有重要事情需要向周小芸组长汇报。
李鑫的声音刻意压低了八度,带着几分神秘。
监督员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举动显然触动了他的神经。不到十分钟,周小芸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工作间门口。她今天罕见地穿了件深灰色高领衫,衬得肤色越发苍白。
什么事?
她的声音像冰刀划过玻璃。
李鑫环顾四周,意有所指地看了看天花板角落的监控。周小芸会意,抬手在终端上输入一串指令,监控摄像头的指示灯立刻熄灭。
我需要见周总。
李鑫直视她的眼睛,
关于游隼的传动结构,我发现了一些...异常。
周小芸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动了一下:
先跟我说。
我在表演赛前调试游隼时,发现它的四肢传动结构很不寻常。
李鑫的声音带着技术狂人特有的热切,
关节转轴的角度和标准型号差了11.5度,这完全不符合常规设计原理。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周小芸的反应。她的呼吸频率没有变化,但左手食指微微蜷缩——这是她产生兴趣时的微表情。
我问过林悦,但她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解释。
李鑫继续道,
直到昨天看到雷霆重工公布的游隼资料...
他装作仔细思考的样子,
对比分析显示,公开的技术参数和实际结构存在明显矛盾。
周小芸的目光在芯片上停留了三秒,突然转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