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整个人陷在蓝图科技技术部总监办公室的真皮转椅里,椅背恰到好处地托着他微微后仰的脊椎。透过整面落地玻璃窗,他悠闲地欣赏着外面开放式办公区的繁忙景象。穿着白大褂的技术员们像无头苍蝇般来回穿梭,有人抱着全息数据板小跑时差点撞到清洁机器人,有人对着三维投影争得面红耳赤,还有个年轻人瘫在工位上,眼下挂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正绝望地调试着永远报错的程序代码。
他惬意地啜了一口手边的咖啡——货真价实的现磨萃取,不是极光机甲工坊那种廉价的速溶货。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让他不由自主想起在林悦手下打工的日子。那个凶悍的女人总能在嘈杂的车间里精准锁定他的位置,然后随手抄起最近的工具砸过来。
李鑫!传动轴又装反了!
李鑫!看看你接的能量回路!
李鑫一哆嗦,记忆里自己就像个陀螺,整天被使唤得团团转,还要随时提防飞来的扳手或螺丝刀。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笑出了声,手指轻轻敲击着原木办公桌的边沿。现在的生活简直像在做梦——恒温25度的中央空调,随叫随到的智能咖啡机,符合人体工学的定制座椅。最重要的是,再也没人追着他满车间跑了。
天穹机甲的改进方案交上去已经几天了,技术部那群眼高于顶的工程师现在看他的眼神活像瞻仰神明。李鑫眯起眼睛,回忆起深夜和大树的对话。
全息屏幕上流淌的代码像星河般闪烁,他穿着睡袍盘腿坐在地毯上,手指无意识地揪着地毯的绒毛。
你确定这些隐藏的系统缺陷不会被发现?
他当时盯着屏幕上某个标红的参数问道。
放心,
大树的电子音带着特有的质感,却又奇异地透出人性化的戏谑,
我做了三层嵌套伪装。他们会以为是材料学限制,最多抱怨几句技术瓶颈,绝对想不到是故意留的后门。
大家都是明眼人,如果是在机甲结构上做文章,一定会被发现,而且机甲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反复到苛刻的实验和测试是绕不过去的。所以李鑫和大树选择了在天穹机甲的软件系统上做文章,在这个领域,可以说没有人能发现大树设计的漏洞。
最精妙的是改进方向。他们将天穹的爆发力提升了17%,关节灵活度优化到很高的水准,代价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精神力消耗。普通机士坐进驾驶舱撑不过五分钟就会晕厥,即便是万里挑一的甲级精神力者,在实战对抗中也很难坚持完整个战斗周期。
这个设计有意思,
大树当时这么评价,电子音里带着冰冷的幽默感,
一种对机士要求极高的机甲。
李鑫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没错,这就是他要的效果——让罗尼特帝国那些骄傲的王牌机士,看着高性能机甲却只能咽口水。想到这里,他下意识摸了摸左腕上的通讯手环,他还是比较习惯用通讯单边眼镜,但蓝图配发的手环上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另一个尚未完成的计划。
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满头大汗的技术员慌慌张张地冲进来,差点被地毯绊倒。
李总监!测试机师又晕过去一个!
年轻人声音发颤,
这、这已经是今天第三个了!医疗组说他的脑波...
李鑫慢条斯理地放下咖啡杯,陶瓷与玻璃桌面相碰发出清脆的声。他恰到好处地皱起眉头,露出专业而忧虑的表情:
这么严重?看来我们需要重新评估精神力负荷系数了...
起身时,他状若无意地瞥了眼墙上的监控屏幕,走廊上正有医护人员推着担架匆匆经过。担架上的机士脸色惨白如纸,嘴角还挂着白沫。
第三个。李鑫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个数字,整理衣领的手没有丝毫停顿。
李鑫跟着技术员快步走向测试场地,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凝重表情。走廊的感应灯随着他们的脚步次第亮起,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测试大厅里已经乱成一锅粥。白发苍苍的首席工程师正对着全息投影指手画脚,几个中年研究员围在旁边争论不休,年轻的技术员们手足无措地站在外围,空气中弥漫着焦虑的气息。
这个传动结构绝对有问题!
王教授拍着控制台,花白的胡子气得直颤,
我早就说过要采用传统的液压缓冲...
得了吧老王!
戴着厚眼镜的中年女工程师打断他,
神经链接系统的数据明摆着显示...
李鑫轻咳一声,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转头看向这位天才总监,眼中混合着期待与怀疑。
诸位,
李鑫缓步走到中央,双手虚按示意大家冷静,
我们是不是陷入了思维定式?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焦虑的面孔,
结构设计和神经链接系统都经过反复验证,或许问题出在其他地方。
大厅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一个年轻技术员小声嘀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