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渐渐移动,从球场的一端移到了另一端,落在赵磊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晕。他拿起奖杯,走到场边的长椅上坐下,打开手机,屏幕上是爸妈发来的信息。妈妈发了一张他夺冠的照片,配文:“我的儿子是最棒的!”爸爸则发了一段语音,声音里带着激动:“磊磊,明天回家吃饭,你妈给你做红烧排骨。”
他笑着回复了爸妈,然后点开了和李教练的聊天记录。教练昨天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决赛打得很好,但不要骄傲,你的路还很长。下周一到队里来,我们聊聊接下来的训练计划。”赵磊回复了一个“收到”的表情,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冠军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严峻的挑战等着他——职业联赛的强度、更强大的对手、更严格的训练,这些都需要他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想起自己刚进职业队时的情景,第一次参加队内训练赛,就被老队员撞得差点受伤。老队员看着他,不屑地说:“年轻人,别以为有点天赋就了不起,职业赛场可不是你玩的地方。”这句话刺激了他,也让他更加明白,想要在职业赛场上立足,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在训练馆里泡十几个小时,从基础的运球、传球,到复杂的战术配合,他都一遍遍反复练习。脚踝的旧伤反复发作,他就缠着厚厚的绷带继续练;手指磨破了皮,他就贴上创可贴,握起球继续投篮。李教练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在训练结束后陪他去做康复治疗,给他讲自己当年打球的经历,鼓励他不要放弃。
“我当年比你还惨,第一次参加职业比赛,全场只得了两分,还犯了五次规。”教练笑着说,“但我没有放弃,每天加练,终于在球队站稳了脚跟。你比我有天赋,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比我更出色。”
赵磊的手指划过手机屏幕,看着自己和教练的合影,心里充满了动力。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爸妈的支持,有教练的指导,有队友的陪伴。这些温暖的力量,像一束束光,照亮了他的篮球追梦之路。
体育馆里的时钟滴答作响,已经是凌晨一点了。月光透过通风窗,在地板上画出长长的影子。赵磊站起身,抱着奖杯走到球场中央,抬头望向穹顶。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穿着国家队的球衣,站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他仿佛看到了爸妈坐在观众席上,骄傲地为他鼓掌;他仿佛看到了李教练,站在场边,对他竖起大拇指。
他深吸一口气,将奖杯举过头顶。月光洒在奖杯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他的脸庞。他想起了爸爸说过的话:“你就像这月亮,总会有圆起来的一天。”现在,他终于圆了自己的第一个梦想,但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梦想等着他去实现。
他拿起篮球,再次运球、起跳、投篮。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空心入网的声音在空旷的体育馆里回荡。他连续投了十几个球,每一个都精准命中。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他的脚踝又开始疼了,但他却觉得无比轻松,因为他知道,这些疼痛都是成长的代价,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就在这时,体育馆的门被轻轻推开了,李教练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运动服,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看到赵磊,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我就知道你在这里。”
“教练。”赵磊放下篮球,有些不好意思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李教练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他手里的奖杯上,点了点头:“这个奖杯,你配得上。”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这是我给你制定的下阶段训练计划,针对你的脚踝旧伤,我特意加了康复训练的内容。职业联赛比你想象的更残酷,想要站稳脚跟,不能只靠天赋,还要靠科学的训练和自律。”
赵磊接过文件夹,仔细地翻看着。训练计划从早上六点的体能训练,到上午的技术训练,再到下午的战术配合,安排得满满当当。他的目光落在康复训练的部分,教练特意标注了“每天一小时,不可间断”的字样,心里充满了感激。
“教练,谢谢你。”他抬起头,看着李教练,声音有些哽咽。
“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李教练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当年就是因为没有科学训练,才早早退役的。我不希望你重蹈我的覆辙。你的天赋比我好,只要好好保护身体,一定能走得更远。”
两人坐在场边的长椅上,聊了很久。李教练给赵磊讲了职业联赛的注意事项,讲了如何与队友相处,讲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赵磊认真地听着,把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他知道,教练不仅是他的良师,更是他的益友。
凌晨两点,赵磊和教练一起走出了体育馆。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教练开车送他回家,在路上,教练说:“你的爸妈很不容易,明天回家好好陪陪他们。训练的事不急,先把身体调整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