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和小宇并肩站在操场边的看台上,晚风轻轻拂过,带着夏日傍晚特有的温热。赵磊坐在他们身旁的台阶上,双手随意地搭在膝盖上,目光望向远处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讲述着自己当年在篮球队的故事。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独特的感染力,每一个字都像是被夕阳镀上了温暖的光晕,轻轻钻进林砚和小宇的心里。
“那时候我们队里条件特别差,训练馆是旧仓库改的,夏天漏雨,冬天漏风,连个正经的取暖设备都没有。” 赵磊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台阶,眼神里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可就算这样,没人抱怨过。每天天不亮,大家就踩着结冰的路面往训练馆跑,练到天黑才肯走。有次冬天,训练馆的窗户破了,冷风呼呼地往里灌,我们冻得手都握不住球,还是咬着牙把训练任务完成了。”
林砚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看台的栏杆,赵磊的讲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记忆的闸门。她想起自己高中时加入校篮球队的日子,那时的训练馆虽然比赵磊说的好一些,却也时常面临各种难题。有一年夏天,训练馆的空调坏了,整个场馆像个闷热的蒸笼,地面的塑胶地板被晒得发烫。队员们穿着湿透的球衣,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落在地板上,瞬间就被蒸发。可没有一个人提出休息,大家互相喊着加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传球、运球、投篮,直到教练强行叫停训练,才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最难忘的是省赛半决赛那场,我们队落后对手八分,离比赛结束只剩三分钟。” 赵磊的语气突然变得激动起来,身体也微微前倾,“当时大家都快绝望了,队长突然喊了暂停,他拿着战术板,手都在抖,却还是大声跟我们说:‘不到最后一秒,谁都不能放弃!我们是一个团队,要输一起输,要赢一起赢!’”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小宇的心脏。他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共鸣的光芒。去年市级联赛的决赛,他所在的球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比赛最后两分钟,他们还落后五分,主力队员又意外受伤下场,替补队员因为紧张,接连出现失误。小宇当时作为控球后卫,压力大到几乎喘不过气。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坐在场边的教练突然站起来,对着他们大喊:“想想你们每天早上五点的训练!想想你们一起许下的夺冠誓言!团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你们身后还有队友!”
教练的话让小宇瞬间清醒,他深吸一口气,重新组织进攻。队友们仿佛也被他感染,防守时更加积极,进攻时更加默契。最后十秒钟,小宇接到队友的传球,在三分线外起跳,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稳稳地空心入网,将比赛拖入加时赛。加时赛中,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默契的配合,最终赢得了比赛。当裁判吹响终场哨的那一刻,队员们相拥而泣,泪水和汗水混在一起,却比任何时候都更让人觉得珍贵。
“那场比赛我们最后赢了,虽然大家都累得站不起来,可那种激动的心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赵磊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是一种带着怀念与自豪的笑容,“比赛结束后,我们在训练馆里坐了一整晚,拿着奖杯,聊着以后的梦想,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林砚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她想起自己第一次随队夺冠的场景。那是她加入球队后的第一个重要比赛,决赛那天,她的父母特意从外地赶来加油。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比分交替上升,直到最后一秒才分出胜负。当她投进致胜一球,全场观众欢呼起来的那一刻,她看到队友们朝着自己跑来,将自己紧紧抱住,教练在一旁抹着眼泪,父母在看台上激动地挥舞着国旗。那一刻,她突然明白,团队的意义不仅仅是一起赢得比赛,更是一起经历困难,一起分享喜悦,一起在拼搏中成长。
夕阳渐渐西下,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绚烂的橘红色,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金色的余晖透过云层,洒在操场上,给冰冷的金属篮球架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让原本坚硬的轮廓变得温暖起来。远处的篮球场上,一群穿着蓝色球衣的少年正在训练,余晖落在他们身上,像是给每个人披上了一件闪闪发光的 “金衣”。
林砚顺着赵磊的目光望去,只见少年们在球场上奔跑着,身影在夕阳下被拉得很长。一个高个子少年接到队友的传球,迅速运球突破,面对防守队员的阻拦,他没有慌乱,而是巧妙地将球传给了位于篮下的队友。篮下的少年高高跃起,双手持球,用力将球扣进篮筐,动作干净利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场边传来教练的呐喊声和队员们的欢呼声,清脆的声音在夕阳下回荡,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林砚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篮球,那是她刚训练完带过来的,皮革表面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上面还残留着训练时留下的汗水痕迹,摸起来有些粗糙,却带着一种熟悉的温度。她想起自己无数次握着这个篮球,在训练馆里反复练习投篮,手指因为长期运球而磨出茧子,手腕因为不断发力而酸痛,可只要看到篮球穿过篮筐,听到 “唰” 的一声入网声,所有的疲惫就会瞬间消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