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专家则建议 “在进行眼部训练的同时,配合颈部和肩部的放松训练”,林砚列举了 “颈部缓慢旋转、肩部拉伸” 等具体动作,并解释了原因 “颈部肌肉紧张可能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训练效果”;还提到 “训练前需进行 5-10 分钟的眼部热身,如眼球缓慢转动、眨眼练习等”,避免赵磊因为突然进行高强度训练而导致眼部不适。
将三个模块的内容整理完毕后,林砚并没有就此结束。他深知,训练方案的效果需要通过数据来检验和调整,否则再好的方案也只是纸上谈兵。于是,他在文档末尾添加了 “效果跟踪计划”,认真地敲下 “四、效果跟踪计划” 作为一级标题,然后详细制定了跟踪内容和频率。
每周跟踪记录部分,林砚设计了三个关键指标:眼部疲劳自评分数、动态视力测试成绩和手眼协调反应速度。他规定 “每周一训练前,让赵磊填写眼部疲劳自评问卷(满分 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疲劳程度越轻),记录自评分数”;“每周三进行动态视力测试,使用动态视力测试仪,让赵磊识别屏幕上快速移动的目标(如数字、字母),记录正确识别率”;“每周五进行手眼协调反应速度测试,通过发球机从不同角度发球,记录赵磊从看到球到做出扑救动作的反应时间,每次测试重复 10 次,取平均值”。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他还特意强调每次测试要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设备下进行,减少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每月综合评估部分,林砚计划 “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结合每周的跟踪数据,对赵磊的眼部疲劳状况、动态视力水平、手眼协调反应速度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数据变化趋势”。他还制定了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若眼部疲劳自评分数持续上升、动态视力正确识别率提升、反应时间缩短,说明训练方案有效,可继续执行;若数据出现下降或停滞不前,需及时与赵磊沟通,分析原因(如训练强度过大、作息不规律等),并调整训练方案,如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增加休息时间、优化训练动作等”。
为了让跟踪数据更直观,林砚还在文档中插入了表格模板。他点击 “插入” 菜单,选择 “表格”,插入了一个 5 列多行的表格,然后在表头分别输入 “日期”“眼部疲劳自评分数”“动态视力正确识别率”“手眼协调反应时间(平均值)”“备注(如训练调整、身体状况等)”。他还调整了表格的列宽,确保每个单元格的内容都能完整显示,并且对表头进行了加粗和居中处理,让表格看起来更加规范、清晰。在表格下方,林砚还备注了 “每次记录需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备注信息详细,为训练方案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提醒自己和赵磊都要认真对待数据记录工作。
整理完所有内容,林砚并没有立刻保存文档,而是开始仔细检查。他从头至尾通读了一遍文档,检查是否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以及格式是否统一。发现 “明暗适应训练” 中 “10-20 勒克斯” 的 “勒克斯” 写成了 “勒克司”,他立刻进行了修改;看到 “专项训练” 模块中部分段落的首行缩进不一致,他统一调整为 2 字符;还将所有标题的字体、字号和颜色都进行了核对,确保三个模块的区分清晰明了。
检查无误后,林砚点击 “保存” 按钮,将文档保存到 “赵磊训练计划” 文件夹中。为了防止数据丢失,他还将文档复制到了随身携带的 U 盘中,又登录了自己的云端账号,将文档上传到云端进行备份。做完这一切,他才松了一口气,靠在椅子上,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的训练计划文档。文档内容条理清晰、详实具体,从日常防护到专项训练,再到专家评估和效果跟踪,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林砚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份凝聚着自己心血的计划,将为赵磊的眼部训练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帮助赵磊逐步恢复并提升眼部能力,重返最佳比赛状态。
喜欢赔率之外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赔率之外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