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流转间,林砚的记忆又一次被拉回那些盛夏的傍晚,拉回那个弥漫着汗水与热血气息的训练场。彼时的天空总像被打翻了的调色盘,夕阳的余晖从云层缝隙中倾泻而下,将整片天空染成从橘红到金橙的渐变色,连带着训练场周围的白杨树,都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晚风轻轻吹过,树叶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是在为即将结束训练的队员们送上温柔的告别。
每当这个时候,其他队员便会陆续停下动作,弯腰收拾散落在地上的篮球和训练装备。有人一边擦着额角的汗水,一边高声讨论着晚上要去校外那家新开的面馆,“听说他们家的牛肉拉面分量特别足,还能免费加面”;有人则掏出手机,和队友规划着周末的短暂休息时光,“这周训练太累了,周六咱们去公园骑行放松一下吧”。喧闹的声音渐渐远去,队员们三三两两的身影消失在训练场的出口,只留下满地的阳光与渐渐安静下来的场地。
唯有苏野,依旧留在这片空旷的训练场上,像是与这里融为一体。对她而言,训练场早已不是单纯的训练场所,更像是她的另一个家 —— 在这里,她能听到自己最真实的心跳,能感受到篮球在掌心跳动的节奏,能让所有的疲惫与压力,都随着每一次投篮、每一次突破烟消云散。而篮球,也早已不是简单的运动器材,更像是她最亲密的伙伴,陪着她度过无数个枯燥却充实的日夜。
夕阳的余晖恰好落在苏野的身上,为她勾勒出清晰的轮廓,那层金色的光晕让她的身影看起来格外耀眼,仿佛全身都在发光。她身上的蓝色运动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深色的汗渍从衣领蔓延到后背,紧紧地贴在皮肤上,将她因常年训练而线条紧实的手臂和腿部肌肉清晰地勾勒出来。那不是夸张的健硕,而是充满力量感的流畅线条 —— 手臂上的肱二头肌在运球时微微隆起,腿部的肌肉则随着每一次跳跃而展现出饱满的爆发力,每一寸肌肉都透着常年累月打磨的坚韧。
汗水顺着她的额角不断滑落,有的滴落在她浓密的睫毛上,让她不得不微微眯起眼睛;有的则沿着脸颊的轮廓往下淌,经过下颌线,最终滴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迅速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紧接着又被夕阳的温度慢慢蒸发,只留下淡淡的水迹。可苏野却丝毫不在意这些,她甚至没有时间抬手擦去脸上的汗珠,只是偶尔在投篮间隙,用肩膀快速蹭一下额角,便又立刻投入到训练中。她的眼神始终紧紧盯着前方的篮筐,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与篮球。
只见她走到三分线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双手稳稳地托住篮球。篮球在她的掌心显得格外听话,手指贴合着球面的纹路,指尖微微用力。她深吸一口气,目光锁定篮筐中心,手臂轻轻向上抬起,手腕顺势发力,篮球便带着一道完美的弧线朝着篮筐飞去。“唰” 的一声,篮球精准地穿过篮网,清脆的入网声在空旷的训练场上回荡,格外响亮。苏野没有停下动作,而是迅速跑到篮下,捡起反弹回来的篮球,回到三分线外,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一次、两次、三次…… 每一次出手都精准无误,篮球入网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是一首充满节奏感的乐曲。
林砚记得,苏野曾经说过,三分球是她的短板,为了能在比赛中为球队贡献更多分数,她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于是,每天傍晚的加练中,三分线外的投篮训练成了她雷打不动的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她的命中率并不高,常常十球只能进两三球,可她从没有气馁过。每当投失一球,她都会停下来,回忆刚才的动作,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力度,然后再次尝试。久而久之,她的手臂似乎形成了肌肉记忆,每一次出手都能精准地找到篮筐的方向。
投完一组三分球后,苏野并没有休息,而是拿起篮球,走向训练场另一侧的障碍物区。那里摆放着几个橙色的锥形桶,是用来练习突破的道具。她双脚快速交替,身体微微前倾,左手运球,右手护着球,目光警惕地盯着前方的 “障碍”。突然,她脚下一个变向,身体灵活地躲过第一个锥形桶,紧接着又一个转身,轻松绕过第二个。在这个过程中,篮球始终牢牢地掌控在她的手中,仿佛长在了她的掌心。她的脚步轻快而稳健,每一次变向、每一次转身都充满了爆发力,身体的协调性在这些动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夕阳渐渐下沉,天空的颜色从橘红变成了深紫,训练场周围的路灯也渐渐亮了起来,柔和的灯光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为这片场地增添了几分温馨。苏野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胸口微微起伏,可她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减慢。她依旧在不停地运球、突破、投篮,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落下,将地面浸湿了一大片。
林砚站在训练场的入口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训练计划表,目光却始终追随着场中那个不断奔跑的身影。夕阳的余晖将苏野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空旷的训练场上,与散落的篮球、橙色的锥形桶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充满热血与坚持的画面。他看着苏野一次次在三分线外跃起,篮球在她手中划出精准的弧线,听着清脆的入网声在空气中回荡,心中的敬佩之情愈发浓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