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审查小组内部的刀光剑影,暂时被局限在那栋小楼之内。青州市委市政府的大院里,各项工作仍在按部就班地运转,仿佛波澜不惊。但有心人能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的氛围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周敏书记因为审查小组的事情,牵扯了巨大精力,一些原本由她亲自抓的工作,开始更多地放手给几位副手。而这,对于一直在默默观察、耐心等待的齐昊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他深知,在体制内,位置和话语权至关重要。没有足够的平台,即使手握真相,也难以撼动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他不能满足于仅仅在暗中调查,他需要走到台前,需要获得更大的授权和更正式的职务,才能更有效地支持周敏,也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机会很快来了。市里召开一次关于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的专题会议,由一位分管副市长主持。原本这只是例行的会议,但恰逢省委督导组在青州,高长河秘书长“临时起意”,要求列席听听基层情况。会议的规格和关注度瞬间提升。
那位分管副市长有些紧张,照本宣科地念着稿子。当汇报到近期对全市老旧厂区安全隐患排查的进展时,高长河突然打断,问了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我注意到报告里提到青州重机第三厂区有一段废弃地下管廊存在渗水隐患,排查报告建议是‘观察使用’。这个‘观察使用’具体是什么意思?评估依据是什么?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是什么?”
副市长一时语塞,额角冒汗,翻着材料支支吾吾。这个问题涉及具体技术细节和跨部门协调,显然超出了他的准备范围。
会场气氛有些尴尬。就在这时,坐在后排列席会议的齐昊,平静地开口了:“高秘书长,这个问题我来补充汇报一下吧。”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这个年轻的副局长身上。高长河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
齐昊站起身,没有拿任何稿子,语气沉稳,条理清晰:“关于第三厂区废弃管廊渗水问题,我局联合市住建局专家进行了三次实地勘测。渗水源自毗邻的旧河道水位变化,目前渗出量稳定且水质无害,短期内对主要厂房地基和地下电缆沟不构成直接威胁,故初步意见为‘观察使用’。评估依据主要是地质雷达扫描数据和水质化验报告,相关数据已录入全市安全隐患数据库,编号为AZ-2023-077。应急预案方面,已在该区域增加了临时排水泵,并与重机集团安保部建立了直通热线,一旦监测到渗出量异常增大或水质变化,将立即启动疏散和工程抢险预案,预案代号‘水牢’,具体流程已下发相关单位。”
他不仅回答了问题,还精准地给出了数据编号和预案代号,显示出了极强的业务掌控力和工作细致程度。回答更是有理有据,既说明了风险可控,又展现了充分的应对准备,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高长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欣赏。他点了点头:“嗯,回答得很清楚,工作做得很扎实。看来基层的同志还是很有办法的嘛。”这句表扬,看似给足了齐昊面子,也缓和了会场气氛。
但齐昊并没有就此打住。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微沉重:“不过,高秘书长,借此机会我也想反映一个实际情况。像这样的老旧厂区历史遗留隐患,在全市并非个例。排查工作量大面广,专业性强,而我局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科室,算上借调的同志,一共只有七个人,要面对全市上千家重点监管单位,人力物力确实捉襟见肘。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进行系统性的根治和前瞻性的预防。这次重机改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如果能借此机会,成立一个跨部门的专项工作班子,对全市工业遗产区的安全进行一次彻底的评估和规划,或许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他这番话,看似在诉苦、要资源,实则高明无比。首先,他站在全市工作大局的高度,点出了普遍性问题,显示了自己的视野;其次,他把重机改制与更广泛的民生安全问题联系起来,赋予了改制更高的正当性;最后,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成立专项班子,这既是为工作考虑,也不动声色地为自已谋求一个更重要的平台(他很可能是这个班子的负责人选)。
高长河沉吟了片刻。齐昊的话确实戳中了一个现实问题,而且提的建议也符合当前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场合,面对齐昊如此扎实的汇报和合情合理的请求,他作为省委领导,于情于理都应该表示支持。
“齐昊同志反映的情况很实在,提出的建议也很有建设性。”高长河最终表态,“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不能有任何侥幸。这件事,请市里认真研究一下,可以考虑在适当的层面成立一个协调机制,统筹力量,彻底排查解决这类历史遗留的安全隐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