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皇子府大管家刘全的“失势”,笼罩在赈灾义卖筹备处上空的阴霾似乎一扫而空。百草堂和锦绣阁不仅恢复了供应,甚至拿出了压箱底的好货,其他之前态度暧昧的商户和世家也变得积极起来,捐款捐物络绎不绝。
各项准备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着,场地布置初具雏形,宣传造势也进行得有声有色,义卖物品的甄选和登记工作在洛云曦亲自制定的流程下,进行得井然有序。连一向挑剔的李主事,如今也对洛云曦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怠慢。
整个筹备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所有人都对即将到来的义卖活动充满期待,仿佛胜利在望。
然而,洛云曦的心情却并未因此而轻松。
因为,从南方灾区传来的消息,一天比一天沉重。
洪水的高峰期虽然过去了,水位在缓慢下降,但被洪水浸泡过的土地、毁坏的家园、以及大量无处安置的灾民,却带来了比洪水本身更可怕的威胁。
“小姐,这是刚从驿站加急送来的邸报,”翠儿将一份官方通报递给洛云曦,脸上带着忧色,“说是……说是岳州、潭州一带,开始出现时疫了,短短几天,已经有好几百人上吐下泻,还有不少人因此丧命……”
洛云曦接过邸报,快速浏览着。官方的措辞依旧是粉饰太平,只说是“偶发时疫”、“已派太医前往”,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恐慌却难以掩饰。
几乎同时,石头也从外面匆匆赶回,神色凝重:“小姐,‘魅影’在灾区边缘打探到的消息更糟。据说很多临时安置点缺医少药,卫生条件极差,水源被污染,百姓只能喝脏水,吃发霉的食物。疫病蔓延的速度比邸报上说的快得多!而且,因为饥饿和恐慌,已经有地方发生了流民冲击官府仓库、抢夺救援粮船的事情,被当地驻军强力镇压了,死了不少人!”
天灾之后,人祸已然初显峥嵘!
洛云曦放下邸报和石头带回的密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晴朗的天空,心中却是一片阴霾。
她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古代的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下,一场局部的疫病,若不及时有效地控制,很可能迅速演变成席卷数省、吞噬无数生命的大瘟疫!而流民一旦失控,冲击的将不仅仅是地方秩序,甚至可能动摇国本!
朝廷现在的赈灾措施,显然还停留在发放钱粮的初级阶段,对于灾后防疫和流民管理这两大难题,缺乏系统有效的应对。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野火般在洛云曦心中蔓延。她不仅仅是相府嫡女,不仅仅是“镜花缘”的老板,她来自一个信息爆炸、经历过无数次大型灾害救援的现代社会!她知道该怎么做!
那个夜晚,听雨阁的书房彻夜未熄灯。
洛云曦摒退了所有人,独自一人面对着摊开的南方地图和堆积如山的灾情信息。结合脑海中前世关于公共卫生、灾害应急管理、社会组织学的知识,她开始废寝忘食地构思、书写。
她分析着疫病爆发的原因:水源污染、缺乏消毒、人口聚集、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
她推演着流民骚乱的根源:饥饿、恐慌、缺乏管理、对未来的绝望……
一个个问题被剖析开来,一项项对应的策略在笔下逐渐成型。
从简易净水设施的搭建,到排泄区的规划与石灰消毒的应用;从强调饮用开水的重要性,到利用现有药材优先防治肠道传染病;
从流民安置点的网格化管理,到身份登记与凭证领取救济制度的建立;从安抚人心的宣传,到组织流民以工代赈恢复秩序;
从改变粗放式的物资发放到按需精准投放,到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杜绝贪腐……
当东方既白,晨曦透过窗棂洒进书房时,一份厚厚的、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灾后防疫及流民安置刍议》已经完成。洛云曦将其核心思想提炼概括为“三防三治”,即:防污水、防污秽、防病患;治水、治脏、治乱。
写完最后一个字,洛云曦放下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脸上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不是一份完美的方案,受限于古代的条件,很多现代手段无法应用,但她相信,这绝对是目前最有效、最可行、也最能切中要害的救灾策略!
接下来,是如何将这份策略送上去,并让它发挥作用。
直接上书皇帝?不行。她身份不够,人微言轻,奏折很可能石沉大海,甚至可能引来守旧派的攻讦。
最好的途径,还是利用眼前的平台——太子轩辕曜!
洛云曦心思急转,很快便有了主意。
当天下午,她便以“汇报义卖筹备进展,并商讨后续善款善物如何有效落实”为由,再次求见了太子轩辕曜。
东宫书房内,轩辕曜听完洛云曦关于义卖筹备进展顺利的汇报,心情颇为愉悦,对她的能力也更加欣赏。
“云曦妹妹果然不负孤望!此次义卖若能成功,你当居首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