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弦月如钩,清冷的月辉透过窗棂,洒在听雨阁静谧的内室。
洛云曦坐在灯下,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白日里在济世堂的那场风波以及与靖王轩辕绝的再次“巧遇”,依旧在她脑海中盘旋,留下诸多疑团。靖王那句意有所指的“好自为之”,以及他对母亲云氏似乎并非一无所知的态度,都让她心中的警铃大作。
这位手握重兵、深不可测的战神王爷,究竟是敌是友?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正思忖间,门外传来了小莲恭敬的声音:“小姐,您睡下了吗?奴婢……奴婢有些事情想禀报。”
小莲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和凝重。洛云曦心中微动,自从她将调查母亲旧事的任务分配给几个心腹后,小莲就一直在暗中走访那些曾在云氏身边伺候过的老人。按理说,这个时间点,若非有重要发现,小莲不会轻易打扰。
“进来吧。”洛云曦敛了思绪,淡淡开口。
房门被推开,小莲端着一盏茶水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难掩的激动和紧张。她将茶水放到桌上,压低了声音道:“小姐,关于夫人的事,奴婢……奴婢查到一些线索!”
洛云曦眼神一凝:“说。”
“是!”小莲定了定神,语速飞快地说道,“奴婢今日又去见了李妈妈。她年纪大了,很多事情记不清了,但奴婢多问了几嘴夫人去世前一两年的身体状况,李妈妈想了很久,忽然提起一件事!”
“她说,夫人去世前大约一年多的时候,身体不知为何渐渐变得虚弱,时常咳嗽,精神也不济。当时也请了御医来看,都说是忧思伤身,加上早年生产伤了元气,只开了些温补的方子,却一直不见好转。”
这些情况,洛云曦在原主的记忆里也有模糊印象,只是当时原主年纪尚小,又心思单纯,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重点是什么?”洛云曦追问。
“重点是,”小莲的声音压得更低,眼中闪过一丝惊疑,“李妈妈说,在夫人身体不见好转后,大概有小半年的时间,曾有一位……一位非御医的外来郎中,会偶尔悄悄地来给夫人请脉!”
“外来郎中?”洛云曦眉头紧蹙,“什么人?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
小莲摇了摇头:“李妈妈说,那位郎中非常神秘,年纪似乎不大,但具体相貌她记不清了,好像……好像有时会戴着帷帽,气质很特别,清冷寡言,不是一般大夫的样子。他每次来都是避开人耳目的,只有极少数几个夫人身边的心腹知道,连老爷那边都没有惊动。而且,他从不留姓名,来去匆匆。”
神秘、年轻、气质清冷、戴帷帽、避人耳目……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透着一股非同寻常的气息。
“他还做了什么?”
“李妈妈说,那位郎中每次来,除了诊脉,还会留下一些‘补药’,据说是他独门调制的。”小莲的神情更加凝重,“那些药,气味和形态都很特殊,不是寻常药铺里能见到的。李妈妈说她当时偷偷看过,有些是深褐色的小药丸,气味怪异,有些是研磨好的粉末,颜色也很奇特。夫人当时按照嘱咐服用了那些药,但身体……似乎并未见好,反而有时精神更差了。”
“特殊药材……独门调制……”洛云曦的心猛地沉了下去。结合母亲日渐虚弱却查不出病因的情况,一个可怕的猜测在她心中逐渐成形——慢性毒杀!
不是那种立刻毙命的烈性毒药,而是利用特殊药材,以“治病”、“调理”为名,缓慢地侵蚀云氏的身体,最终让她在看似“病故”的情况下油尽灯枯!这种手段更加隐蔽,更难察觉!
“那位郎中后来呢?”
“李妈妈说,那位郎中来了大约小半年,就不再来了。之后没多久,夫人的身体就急转直下,最后……最后就去了……”小莲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洛云曦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惊涛骇浪。特工的直觉告诉她,这绝非巧合!那位神秘的郎中,那些特殊的“补药”,绝对是解开母亲死因的关键!
“李妈妈还记得关于那个郎中或者那些药材的其他细节吗?比如,药材是哪里来的?她有没有听到过什么相关的名号或者标记?”
小莲仔细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李妈妈说实在记不清了,只隐约记得,有一次无意中听到那位郎中跟夫人身边的心腹嬷嬷提起过一句,说这药材金贵难寻,非‘谷中’秘传之法不可得。但具体是什么‘谷’,她就不知道了。”
“谷中……”洛云曦低声重复着这个词,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江湖传闻中,以“谷”命名且擅长医药毒理的神秘势力,最着名的莫过于——药王谷!而那位被传得神乎其神、行踪不定的神医墨子宸,据说就与药王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难道,母亲的死,竟然与药王谷有关?或者说,与某个精通药王谷医/毒术的人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