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68年八月,魏军围困青州日久,东阳周边的小城收拾得也差不多了,明帝见所派救兵全都铩羽而归,根本不敢进军,真是头疼不已。
当下便任命沈文秀之弟沈文静为辅国将军,从海路救援。
沈文静兵到“不其城”,兵峰只直东阳城,别人不救哥哥,自己得救啊!
慕容白曜围点打援,已经收拾了好几拨刘宋援军,这次也不例外,派精锐部队阻截,将沈文静困在“不其城”。
沈文静据城自守,屡破敌军,可就是没办法往前挪动半步!
慕容白耀下了死命令,如果让沈家兄弟会师,阻击部队提头来见!
双方都使圆劲了!
沈文静快急吐血了,人过不去,粮得先过去啊,哥哥已经被围困将近三年,内外不通,差不多人吃人了!
于是他在帐外望着天边落日发呆,乌云层层叠叠,太阳被掩藏其中,有几条刺目的光线从云层里投射出来,他一挥袍袖回了营帐,反复踱步,琢磨良策。
如果叔父沈庆之还在,他会怎么办?硬拼看来是毫无胜算!
最后终于被他想出来了,所谓虚虚实实,北方将士毕竟不懂水战,对于水军的一些战策可能也了解不深,于是当即下令,派出部下率二百艘小船,敲锣打鼓,逆流而上,魏军一见,赶紧下河拦截,宋军立马返回,一连数天,都是如此。
北魏阻击部队头领,也懵了,他这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折腾什么呢?
于是聚在一起,最后取笑说:“他们不敢越过咱们的阵地,去救东阳,可是逆流而上,啥用没用啊,上游阵地在我们这里,他们能做什么?”
于是,疏忽大意,不做防备。
虽然是上下游,可是还得看风向,沈文静日观天象,根据云层分析,料定三天后晚上四更,必刮起顺风!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船队张满风帆,向北鼓浪前进。
北魏军手忙脚乱,出水兵阻截,却见刘宋军并不抵抗,将船弄翻,纷纷跳入水中,一个猛子没影了!
北魏军看着刘宋的翻船底朝天,顺风而上,直奔东阳城,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准头脑!他们疯了?人不去,船去有何用途?
信息发到东阳城外的慕容白曜大营,慕容白曜也觉得新鲜,带领骑兵到河边观看。
翻船起起伏伏,横在江面之上,既无主人,也无方向,完全是人畜无害!
慕容白曜看了一会儿,挥手回营,越琢磨越觉得哪里不对,于是猛勒住缰绳,坐骑硬生生停了下来。
“回去河边再看看!”他拨转马头,直奔河岸而去!
随从将官都讨厌水,跟着他不停抓脑袋,一些翻船,又不咬人,理它做甚?而且看起来破破烂烂,咱们也用不上!
慕容白曜突然喝了一声,道:“找几个会水的,下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逆流顺风,送船到此一定有猫腻!”
北军虽然不擅水战,但是找几个会水的还是难度不大。
不一会儿,下水的军士回报:“船底下都是米袋子,绑在船舱上,船身翻覆,所以在岸上看不出来!”
慕容白曜恍然大悟,这是在给沈文秀送粮啊!要是让他得了补给,那这仗还得再打三年!
众将官脱去铠甲,就要下水捞船,慕容白曜眯着眼睛寻思了一会道:“且慢,咱们不如来个将计就计!”
于是如此这般,安排下去。
平旦之时,那批翻船到了东阳城外,可是还隔着一条小沟进不了护城河。
沈文秀早得到弟弟的飞鸽传信,率领数千步兵,趁着黑夜,开山凿道,隔着那条小沟都看见翻船了,众人从山洞里冲出来,眼睛瓦蓝,奔向那条小沟!
突然几声炮响,慕容白曜从隐蔽处带军杀出,沈文秀率领众军拚死战斗,仍然大败,丢粮弃甲,返回山洞,可惜洞口狭窄,根本拥挤不堪,很多将士只得沿山逃走,奈何体力不支,被杀被抓十去七八!
沈文秀浑身是伤,堪堪保得性命,回到东阳城,一口鲜血喷溅出来!
有时候唾手可得的希望,比没有希望更折磨人!他同时也在担心弟弟,怕他对付不了狡猾的慕容白曜!
慕容白曜大获全胜,继续增兵“不其城”,必须拿掉沈文静,彻底断绝沈文秀的希望,要不这个家伙不可能投降!
大兵压境,沈文静终于不敌,很快“不其城”破,沈文静浴血奋战,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沈文秀听闻弟弟阵亡,这回死心了,再也没有人会来救自己。
被围困三年,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将士日夜战斗,盔甲上都生出了虱子,可真是苦不堪言,但是却没有一人叛离。
他强撑起身子,来到城头之上,残阳如血,他傲立成一座山,岿然不动!
慕容白曜一边头疼,一边感叹沈文秀的毅力与操守,自古惺惺相惜,何况都是英雄!
慕容白曜又出一计,想要瓦解东阳守城兵士的军心。
于是把之前捕获的沈文秀傅将刘休宾的妻子和儿子刘文晔送到城下,让所有人看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