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沈庆之担心的,刘诞要是去了北魏,那北魏必得奉为座上宾,若是再给拥立个小朝廷就坏醋了,后患无穷!
当即派兵层层设伏,切断了刘诞北逃之路,重点是海陵。
沈庆之反复琢磨,将军营移到白土城,距广陵城十八里,可以说星刻之间便可杀到,但是他没急于攻城,而是按兵不动!
刘骏催战诏书一封接着一封,他瞟了一眼,放在一边,接着喝茶!
不一会儿功夫,刘骏诏书又到,给沈庆之绪烦的,不动看来不行了,道:“那我往前挪一挪吧!”军队来到新亭,又驻扎下来!
这给刘骏急的,你老人家,倒是打啊?等啥呢?等天上掉馅饼呢?
沈庆之老成持重,一生谋略无双,他不是消极避战,他在等人来!等时机!等人心!
很快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率领大军和沈庆之会师。
沈庆之一笑,道:“宗悫你可来了,刘诞在广陵城造谣说你会出兵助他,城中军民深信不疑,您看是不是得出去亮个相啊?”
宗悫苦挂着一张脸,抓起头盔就走!骑马绕城一周,大声呼喊:“我就是宗悫。现奉陛下之命,讨伐叛逆!刘诞快出城受死!”
喊完,一拍马屁股,回了军帐!
广陵城中一片大乱!
这时兖州刺史沈僧明,也就是沈庆之的侄子,也派来精锐。
沈庆之一笑道:“这回差不多了!”
刘诞眼看朝廷各路大军,陆陆续续聚集在广陵城下,心里打鼓,这我能打得过吗?不如弃城北逃吧!
于是安排中兵参军申灵赐,坚守广陵,他自己声称要出城作战,率几百步骑兵,连同亲信随从,顺着斜路奔向海陵。
沈庆之听说他跑了,赶紧派龙骧将军武念前去追赶!海陵那里早就埋伏兵马,即使刘诞跑去,也是死路一条。
刘诞随从一看前路茫茫,后有追兵,勉强走了十几里,全都停住脚步,纷纷请求刘诞再回广陵,谁也不愿意远奔他乡,何况还也未必逃得脱!
刘诞道:“要我回去也行,回去之后,诸位臣公肯为我竭心尽力吗?”
此时大家真一半,假一半,都许下诺言。
于是,万般无奈,刘诞又返回广陵。
他在城中建起一座高台,召集众将士,歃血为盟。
还不忘将全体官员,官升一级。
主簿刘琨之一直冷眼旁观,刘诞任命他为中军参军,他辞让说:“我的老父亲还在建康,我这边接受任命,那边就得人头落地,恕我不能从命!”
刘诞大怒,骂道:“你怕你父亲人头落地,不担心自己的项上人头吗?”
刘琨之跪倒在地,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刘诞下令将其囚禁,十几天之后再问,刘琨之依然不肯接受任命,刘诞一怒之下将他斩首示众!
刘骏见沈庆之一直按兵不动,考虑他可能觉得人手不足,于是令右卫将军垣护之、虎贲中郎将殷孝祖,停止进击北魏,班师回朝,一并听从沈庆之指挥。
而刘诞见沈庆之一直不打,心下琢磨或有转圜之处,于是派一百多人抬着美酒佳肴将从北门出来,到沈庆之处劳军。
沈庆之看都没有看,告诉一把火烧了。
刘诞又写了一封奏折,从城楼上扔了下来,让沈庆之转交孝武帝。
沈庆之端坐马上,握着缰绳。他老眼如鹰,道:“老臣我,是奉诏讨贼的,不是替你呈送奏表的信使。
如果你想明白了,避免生灵涂炭,出城接受死罪,我定护送你前往建康,保你一路毫发无伤!
这是你最好的选择,或者能免牵连家属故交!”
沈庆之驻兵不前,也确实有这个意思,逼迫刘诞出城受降,毕竟是先帝刘义隆的爱子,他不看僧面看佛面,反复绞杀皇室骨血,怎么看着都有点不太好……
喜欢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