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众爱卿如此保举,朕就顺应众意,即日起,高允大人升为中书令!”拓跋浚眉眼不自觉上扬,嘴角轻轻咧开,露出一抹笑容,眼神亮晶晶的。
司徒陆丽这回也来了眼力见,对文成帝说:“高允大人两袖清风,家徒四壁,虽然蒙受皇恩,可是他家实在太穷了,据臣所知,他的妻子儿女生活都没有来源。”
文成帝吓了一跳,怒道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干什么吃的?偏看朕重用了他老人家,才告诉我他贫困艰难。走,去他家看看!”
说走就走,拓跋浚大踏步走出了大殿,众臣尾随其后,大气不敢轻喘。
没几时,文成帝便带领一众大臣亲自来到高允家,只见几间草房横在眼前,四处漏风,几个老弱仆人,拎着柴刀站在门外,各个面黄肌瘦。
高允年岁关系,不必天天临朝,听说陛下突然来了,赶紧出门相迎,拓跋浚笑道:“朕今天无事,来令公家串串门!”
说话间进了屋内,见床榻之上,只有几床粗布被褥,旁边挂着用旧麻絮做的棉袍。
高允忙不迭道:“老臣惶恐,陛下,我这里空间狭窄,转不开身,委屈陛下了!”回身向老夫人喊道:“快去泡壶茶来!”
高夫人闻言,极速进了厨房,却久久没有出来,拓跋浚觉得哪里不对,遂一声不吭,跟进厨房一看,哪有茶叶给他喝?厨房里也只有一些青菜和盐。
老夫人正在厨房抱着个空罐子,急得团团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拓跋浚眼圈一红,禁不住眼泪簌簌而下!
这就是为了大魏殚精竭虑的臣子,这就是当年为了他能够登上皇位,宁愿搭上九族的人!
自己锦衣玉食,今天嫌弃宫殿年久失修,明天觉得马鞍不够金光闪闪,竟然不知道,高允过着这么清贫的生活,如果不是昨天冯皇后无意间的一句话,自己还蒙在鼓里。
高允知道小皇帝心里难过了,立刻爽朗的笑了起来:“陛下见笑了,我的祖父是高泰,本来家有薄产的,都让臣给了两个弟弟,臣觉得粗茶淡饭最是修身养性。这不,陛下您看,臣有吃有住,还有下人照顾,挺好的。”
拓跋浚一扭脸,偷偷擦去了脸上的泪痕,当即宣旨,高允升中书令,赏赐五百匹绢帛,一千斛粟米,先穿暖和,填饱肚子再说!
又觉得高家没有进项,始终不妥,随即命高允长子高悦去长乐任太守。
高允一听,这是怎么了?陛下怎么突然照顾起自己来,竭力推辞,但文成帝小脸一绷,反对无效,说啥不好使,就这样了!
喜欢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