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癞子把糖嚼巴嚼巴咽下去,又喝了两口水,才觉得好受些。
“杨知青让你去帮她挂隔帘,走吧,去买两块席子,你找找家里有没有铁丝和钉子,喏,这是她给的工钱。”她把两块钱递给马癞子。
马癞子没接,“媳妇,你收着,给你买糖吃。以后咱们家,你管钱。”他现在没两个钱,还不如都让刘小会拿着,他有用时,又找她要。
刘小会却感动的不行,马癞子太信任她了,家里什么都她说了算。他把钱塞给马癞子道,“男人身上总要带着点钱的,你是我男人,也要和其他家男人一样,以后每个月。我都给你十块钱零用。”
马癞子惊,他一个月都赚不到十块钱,万一刘小会手里的钱都用完了,他也赚不回那么多钱,还不穿帮了,“媳妇,一个月我用不了那么多钱,这样,我有用时找你要钱好不好。”
刘小会不高兴的道,“你听我的,不许反驳。”
马癞子看刘小会不高兴了,只能点点头,大不了他把钱攒着吧。“那我去找铁丝和钉子,一会跟你去知青点。”
俩人拿着铁丝和钉子,买了两块席子,这段时间,村里会编席子的几户人家,都编留着,知青来了,都会买席子。他们也跟着小赚了一笔。
俩人到知青点时,只剩下杨建萍姐妹和卓超,刘聪带着新知青去了村委会领粮食。
马癞子问好床尾,几下就把杨建萍的床位隔了起来,他走出来道,“杨知青,你妹妹的床位可以搬你对面住,由于铁丝要固定,对面床上也钉了铁丝,只要买两块席子挂起来就好了。你进去看看。”屋里的一个床位,被他隔了起来,对面的那个床位上面,空空的两根铁丝,确实是他说的那样。挂上两块席子,就隔了起来。
马癞子指指过道上面的铁丝道,“前面再挂上一块布,或者挂个衣服,就看不见里面了。这里挂席子有些硬了。我给你们两边都挂了铁丝。”他收了两块钱,还是把两个床位都做了,就卖个人情的事。
杨慧一见,立马道,“小马同志,我给你一块钱,麻烦你帮我也挂上席子行吗?”
“好。”马癞子又去买了两块席子回来帮忙挂上,杨慧把被子搬了进去。
两个男知青推着一推车的粮食回来了。卓超也去帮忙下粮食,他道,“这袋子上写上名字,自己的粮食,都写上,你们的粮食都统一装在一起,方便煮饭的人拿取。”
严格道,“等全部粮食拉回来再统一写吧。”他的粮食留在最后再拉回来,他已经和村长说了,他要单独煮饭,村长答应给他盖个厨房,就在卓超知青厨房旁边。钱已经给了村长,从通知知青要下乡开始,村民们空闲时,就开始做土基,有知青想盖个什么都能卖土基,刘聪还给知青申请了一个厕所。方便他们上厕所。也会和严格的厨房一起盖。明天一早上就能完成。
卓超帮忙着把粮食放进厨房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严格和阎立升又推着空车去拉粮食了。
这时,村民推着推车把土基都拉过来了,像这种小屋子,村里的村民一般都是自家自己盖,特别简单,把土基用泥砌起来,留一个门和窗,砌个三米高,就找几个木头,固定在屋顶,然后固定好席子,在席子上面再盖上茅草,再用竹片固定好茅草,这样一个房子就盖好了,村长干脆让卖土基的村民直接过来帮忙盖房子。顺便赚点手工费。
今天推土基过来的就是马国福家,过年那几天,闲着也是闲着,他晒了很多土基,今天知青去村委会领粮食,他过去帮忙分粮食,严格申请要盖厨房,村长就让他去盖了,严格给了十五块钱。他就出了点苦力,也不用占用他上工的时间,下工时间过来砌一下,很快就能砌好。他刚吃好饭,就过来砌了,马勇祯也过来帮忙递土基,这几天,他们已经开学了,吴盈盈去读书,他也给了十五块钱,不过没有给粮食,不过他和吴盈盈说,让她捡柴火卖给知青,可以赚点钱,所以,假期的时候,吴盈盈自己也赚了三块钱。
马国福点着火把,连夜把一个厨房和一个厕所的墙都砌好了。俩人洗干净后,回了家,隔天中午下工后,再拉六根木头过来架在墙顶,下午下工就可以把房顶搞好了。门的话,家里有个旧门,修修整整就能用了。厨房的窗户,村里都是用竹片支上几根就行了,在砌墙时,就已经把竹片砌进去了。
厕所的门,村里都是用席子挂着的,马国福用竹片固定了一个门。比席子更安全些。隔天下午,厨房就好了,马国福还问了严格铁锅的大小,顺手帮他砌了一个灶,墙上还给他留了好几个洞,可以放些东西。
严格第二天去买了东西,还和村里买了一个粮食柜子和一个橱柜,东西都已经送到了厨房里,他顺手买了四把锁,粮食放好后,他把柜子都锁了,这下,他终于不用和知青吃那黑暗料理了。
所有新知青都去公社买东西了,待人走后,刘聪把收来的十块钱和杨家姐妹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