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解散了,我有些累了,回去睡觉了。”卓超不想再待在这里喂蚊子。
“好,散会。”众人都回家了。
卓超找到马勇祯,“小马同志,我想找村长,你能带我去他家找他吗?”他大概知道村长家在哪里。不过,他自己去有些不太好意思。刚刚他回家时,拿了一包红梅烟,想着让村长帮他看看有没有房子可以租住。
马勇祯道,“走吧。老二,一会你带着弟弟妹妹回家。”
“哥,你去哪里?”马勇伟叫道。
“带卓同志去族长家。”
俩人到了族长家,他们家还在吃饭。今天族长和村会计在村委会算全村的公分,搞到现在才算完,明天可以安心的算粮食了。
“大伯,卓知青找你。”马勇祯推开门就喊。
族长才吃了两口饭,无奈也只能放下碗筷道,“怎么了?”
卓超也有些不好意思,“村长,你先吃饭吧,我们等你。”
“行。”族长的大儿媳妇给俩人拿了凳子,俩人坐在院子里。
族长三两口吃完饭,倒了一杯水给卓超才问道,“有什么事吗?”
卓超想了一会道,“村长,我想自己租个房子单独住,你看能不能帮我问问村里哪里有空房子?”他顺手从包里拿出一包烟,塞给族长。
族长也为难啊,村里哪里有多余的房子,都是有人住的。他把烟塞回去道,“卓同志,我们村里没空余的房子。”
卓超又把烟塞回去道,“要不你看,能不能给我画块地,我出钱自己盖房子,我在这里当知青,就我自己住,我回城了。这个房子就归村里所有。”他也是没有办法,不想挤在一起,只能自己盖房子。
族长想想道,“要不你先回去,我和村里其他领导一起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盖一间房子,最少也要一两百块钱,而且房子几十年都能住人,这人最多在村里十年,剩下都归村里。怎么算都划算。
卓超点点头,“嗯,那我等村长的消息。”
出了村长家,他才想起他的工业票,算了,等他单独分出来后,再和其他人商量一下吧。
隔天一早,晒谷场就排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拿着袋子和绳子。卓超跟在马国福后面,其他知青也在排队。刘小会和刘聪俩人早早就和三爷爷去了公社,三爷爷怕他们找不到供销社,直接把人送到供销社门口。“女娃娃,你们买好东西,就去大桥头那,我在那等人。”
“好的,大爷,谢谢你。”刘小会把钱给了三爷爷。
三爷爷赶着骡子走了,刘小会道,“走吧,我们去看看,快点买了,就快点回去。”
“好。”俩人进了供销社,先去买小铁锅。买了小铁锅,刘小会又去买自己用的碗,和其他知青让她代买的碗,刘聪扭捏的站在一边,刘小会知道他没钱,给他买了碗筷,口缸,还有暖水瓶,她自己也买了这些东西。东西买好后,他们发现,拿不回去了,他们也没有带背篓,无奈,只好买了一个蛇皮袋,把东西都放进去,刘聪背着蛇皮袋,刘小会抬着小铁锅,俩人去大桥头找三爷爷。
俩人到时,三爷爷就带着俩人回了村里,他还得去拉粮食回去呢,要不是为了等他们俩人,他都回去了。
骡子车只能到晒谷场,俩人付了钱,把东西抬了下来,晒谷场上已经分了粮食的村民,开始往家里搬粮食。杨建萍姐妹俩已经把粮食搬回去了,她们又回到晒谷场时,就看见了刘小会和刘聪,“你们回来了。”
“唉,快来,帮忙把东西搬回去一下。”刘小会放下小铁锅。真好,有人帮忙了,不然她实在搬不回去了。
俩人上前,帮忙抬着东西离开。
卓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分粮食的,他们城里,只要拿着购粮本,就可以领粮食,而且这些事情,他从来没有去做过。
轮到他时,会计问道,“你们知青每人可以借包谷二百斤,小麦五十斤,大米十斤。你看要按这样借。还是需要更改?”
卓超道,“就按这样帮我装袋吧,我这里需要装三份,刘小会和刘聪俩人去公社买东西,委托我给他们带领。”
会计道,“那不行,让他们自己来领,需要他们签字按手印的。”
卓超挠挠头,“这样啊,不知道他们回来没有。那你先帮我的分出来,我让人去看看他们回来没有。”
马国福道,“回来了,刚刚我看见了,你领吧,领好放在一边,你去叫人过来领。”
卓超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很快他的粮食分好了,只不过,他最多只能提得动那十斤的大米,其他的粮食,他都提不动。
马国福道,“你把大米先提回去,让马勇祯他们兄弟几人过来看着粮食。”
卓超点点头。提着那袋大米回去了。把马勇祯叫了出来,他才去找刘小会和刘聪。
刘聪和刘小会放好东西,又跟着卓超到了晒谷场,现在也没有几个人排队了,俩人很快也开始领粮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