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的事情,马勇祯不知道,他们今天要考试了,等考完试,他们就放假了。
一早起来,杨翠给三个孩子一人一个鸡蛋,马勇伟看着马勇顺的鸡蛋,实在憋不住,还是道,“娘,你给我们三一人一个蛋,意思是让我们三考零分吗?不是应该一人两个蛋吗?再加一根大葱,这样才是一百分。”
顺子立马把五婶塞给他的鸡蛋递给马勇伟,“弟弟,这个蛋给你。”
杨翠把他手推回去,看着马勇伟道,“你吃不吃?不吃就拿来。”
马勇伟立马双手背在后面,“吃,考零蛋也吃。”他又不傻,有鸡蛋吃,他干嘛不吃。三人高高兴兴去了学校,路上三个孩子把鸡蛋吃了。马勇伟还在抱怨,“唉,吃一个鸡蛋,那就是考零蛋,哼,到时候考零蛋了,就怪娘,只给我吃一个鸡蛋。要是给我吃两个鸡蛋,肯定能考两个零蛋。”
马勇祯翻白眼,“两个零也是零。”
马勇伟道,“那不是多一个零嘛。嘿嘿。”
马勇顺道,“弟弟,我给你一个一。”他从旁边拽了一根紫金折兰,把叶子撸了,就剩一根棍子,他递给马勇伟。
俩人都愣住了。然后三人齐齐“哈哈”大笑起来。
早上考语文,下午考数学,考完打扫卫生,然后就放假了,十天后再去学校拿试卷,错的题目得抄写两遍。
隔天一早,马国福和杨翠都去上工了,四个孩子都在家里。马勇祯昨晚和他爹说了,他要去公社找点材料,修一修收音机。
“老二,你在家看着弟弟妹妹,哥哥去公社买糖给你们吃。”
马勇伟道,“哥哥,我也想跟你去。”
“老二听话,你得在家带孩子,不然谁都去不了。”
马勇伟失落得道,“好吧。”
马勇祯道,“太阳晒到院子里了,你就猪糊糊。”
“嗯。”他早就知道了。太阳晒到院子里的时候,大概就是十一点半左右。
马勇祯骑着自行车去了公社,他先去了废品收购站,还是那个大姐冯桂香。“吆,小弟弟你好久没来了。”
“大姐姐,我们学校昨天刚刚放假了。我想找根线,这样的。”马勇祯把从收音机上剪下来的那根线递给冯桂香。
“嘿,这个啊,那边角落有一堆,你去看看。”冯桂香指指一个角落。
“谢谢大姐姐。”他走到角落,发现这里有一捆线,粗的细的都有。
他们村里还没有电,不过他在电杆厂看见过电灯,就是两根线和一个灯泡,还有一个开关,那个灯就能亮,他找了几根他需要的细电线,想想又捡了几根能接电灯的线,到时候回去看看,能不能接个电灯,他不知道的是,就是他把家里的电灯都接了,也不会亮,因为他们村里还没有通电。
他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些书画,看着画得很好看,他也拿了几幅。付了一块钱,他把东西放进玉葫芦里,骑着自行车,去了供销社,今天这里买粮食的人,排着长队。人太多了。他想买点粮食也不能了。还是买些糖果吧,他去了卖糕点和糖果的地方。一样买了一些,付了钱。想着吴盈盈的鞋子,他又去旁边买了一双二十码的鞋子。还给王家人买了几件棉袄,快冬天了,今年冬天好冷,要是没有冬衣,估计很难过的。他没有片,买的是不要票的残次品。付了钱,他才离开了供销社。刚出来,就看见了从王家大门抱着大包小包出来的欧阳瑞芝。
旁边几人道,“唉,这人也是命苦,才跟了革委会主任没多久,生了个大胖儿子,没想到,那主任进山找宝藏没了,现在她也被新上的革委会主任赶出了家。现在她去大桥队老曹家租了个房子,带孩子住那里。”
“你觉得她可怜?你不知道吧,她是之前老王家媳妇,后来不要脸的和革委会的主任勾搭上了,丢下老公孩子,去过好日子去了,没想到吧,那主任也是个短命的。”
“唉,那她也可怜,一个女人,带着个奶娃娃,怎么生活?”
马勇祯在一旁都听见了,原来,这人就是王爷爷的媳妇啊,住在当初王家老宅。看来,他得再去王家老宅一趟,把那个主任的东西都收了,省得革委会的去,都让他们拿走了。看着那些人走远了,他推着自行车,进了巷子里,把自行车收了,从后面的狗洞钻了进去,院子里种了些花花草草,比之前他来时多了些生机。没顾上看,快速进了厨房,把柴火收了,打开地窖门,进了地窖,发现这里又被装满了。里面不光是古董字画,还有粮食,看看有五千多斤,而且全是大米和面粉,边上有几袋包谷面。马勇祯把东西都收了,包谷面分成十公斤这袋装好,他得送给王雯雯家,太多或者太好不合适。刚好这里有袋子,直接分装好了。估计何延成的媳妇,根本不知道这个地窖,当初她在王家,估计王爷爷也没有告诉她这里有个地窖。这下便宜他了。收完东西,他爬上厨房,盖好盖子,又把柴放了出来。厨房里有橱柜,锅具,看来添置了不少东西,碗筷没了,估计是被那女人拿走了,马勇祯想着,都收了吧,不然革委会的来,都要砸坏了,于是他收收收,把厨房里的东西都收了,连大铁锅也收了,又进了房间里,房门都开着,里面的被子都没有了,只剩下床和衣柜。马勇祯也收了。进了书房,这里是何延成用卧房改的,里面有一个书柜,书桌,桌子上的抽屉都打开了,里面什么也没有了。书柜上还有些书,马勇祯把东西都收了。整个房子都光了。他走到院子里,准备离开,看见院子里的青菜,想想,把菜地里的菜都收了,又看看旁边的花花草草,算了,这东西又不能吃,让它们在这里自生自灭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