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基金会初审通过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滚油的水,在颐园内外激起了剧烈的反应。一个月后的最终答辩,意味着莫嘉嘉需要离开帝国,前往一个五位男人掌控力相对薄弱的地域。这无疑触碰了他们最敏感的神经,也给了伊莎贝拉夫人施展手段的空间。
消息传回的当晚,颐园的书房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不行!”宫祈烨第一个反对,斩钉截铁,“太危险!北欧不是我们的地盘,安保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塞琳娜虽然暂时退却,但难保没有其他势力窥伺。我不能让她冒这个险。”他拳头紧握,上次暗杀的阴影仍未散去。
叶寒御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但同样不容乐观:“从政治和安保角度,风险确实极高。莫小姐目前是多方关注的焦点,离开帝国,等于将自己暴露在国际视线下,容易成为靶子。而且,伊莎贝拉夫人已经在活动,她绝不会坐视此事顺利推进。”
萧景睿皱着眉头,商业本能让他看到了巨大的价值:“如果能拿下这个基金会,对‘嘉韵文化’的品牌提升是颠覆性的,估值能翻几倍不止。但是,”他话锋一转,“前提是人能安全回来。风险与收益需要重新评估。”
司徒逸调出了莫嘉嘉近期的生理数据:“长期压力下的长途旅行和高强度答辩,对她的身体状况是极大考验。不建议进行此类高风险活动。”
沐泽渊则已经快速浏览了基金会的章程、答辩流程以及北欧相关的法律和安全环境,逻辑清晰地陈述:“从法律层面,参加答辩是申请人的权利。但从风险评估看,变量过多,可控性低。伊莎贝拉夫人确实有能力在当地制造障碍。”
五人的意见罕见地高度一致——风险过大,不赞成前往。
当莫嘉嘉被叫到书房,得知这个初步结论时,她的心沉了下去。但她没有立刻争辩,只是安静地听着,将所有反对理由一一记在心里。
与此同时,伊莎贝拉夫人的行动更加密集。她不仅在北欧的社交圈里散播关于莫嘉嘉“背景复杂”、“依靠非常手段上位”的流言,还试图联系基金会评审团中有影响力的成员,施加压力。
更阴险的是,她通过某些渠道,将莫嘉嘉可能与某些“敏感国际事件”(经由她恶意扭曲和关联)有牵连的“线索”,匿名提供给了北欧的某个反华智库。虽然这些指控荒诞不经,但足以在评审过程中制造疑虑和麻烦。
冥星宇在北欧的人脉捕捉到了这些动向,紧急反馈回来。
“情况比预想的更糟。”冥星宇在加密通讯中语气沉重,“伊莎贝拉夫人是铁了心要搅黄这次机会。她在那边根基很深,我们很被动。”
压力如同实质般从四面八方涌向莫嘉嘉。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和外部蓄意破坏,莫嘉嘉知道,硬碰硬毫无胜算。她必须找到破局的关键。
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仔细梳理了所有反对的理由和伊莎贝拉夫人的手段。
心矛盾在于:安全风险 与 事业机遇 的冲突。
伊莎贝拉夫人的优势在于:外部影响力和 信息不对称。
五位男人的底线在于:她的绝对安全和 对局面的掌控力。
那么,破局点就在于:如何将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可控的、甚至能带来额外收益的行动?如何利用五位男人之间的竞争和他们对“价值”的认可,来抵消安全顾虑?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脑中逐渐成形。
她再次主动请求与五人进行谈话,但这次,她带着一份详尽的 《北欧之行风险控制与价值最大化方案》。
书房里,莫嘉嘉将打印好的方案分发给五人。这份方案逻辑清晰,考虑周详,完全不像临时起意。
核心要点如下:
1. 安保升级: 提议由宫祈烨亲自制定并指挥此次出行的安保计划,动用其最信任的精锐小队,并提前与北欧方面进行安全协调(通过官方或私人渠道)。叶寒御可利用外交资源,为此次“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一定程度的官方背书和便利。
2. 行程透明与监控: 全程接受沐泽渊制定的法律框架和行为规范约束。佩戴由司徒逸提供的、可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和位置的设备。每日行程严格报备,接受林薇及安保团队的全程监控。
3. 价值证明: 强调此次答辩不仅是“嘉韵文化”的机会,更是向国际社会展示帝国文化软实力(契合叶寒御需求)、证明其投资眼光(契合萧景睿需求)、检验其心理承受与应变能力(契合司徒逸观察需求)的绝佳平台。若成功,将极大提升她在国际层面的“无害性”和“价值”,反而能削弱类似伊莎贝拉夫人这类基于偏见的攻击。
4. 反制手段: 针对伊莎贝拉夫人的污蔑,方案提出由沐泽渊的法律团队提前准备澄清文件和法律应对预案。同时,利用此次机会,主动接触北欧主流文化艺术界人士,用专业和能力扭转负面印象,甚至可以将伊莎贝拉夫人的阻挠,转化为对她“遭受不公打压”的同情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