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花园”四个褪色的金属大字,歪歪斜斜地焊在锈迹斑斑的铁艺拱门上,像一张咧开的、嘲讽的嘴。午后的阳光毒辣地炙烤着大地,空气在热浪中扭曲蒸腾,沥青路面散发着刺鼻的焦糊味。小区内,几栋外墙斑驳脱落的六层板楼如同迟暮的老人,沉默地矗立着,窗户大多蒙尘,有的玻璃碎裂,用硬纸板潦草地糊住。空气里混杂着垃圾发酵的酸腐、廉价油漆的刺鼻,以及一种老房子特有的、挥之不去的霉味。
灾难爆发前六十八小时。
我混在稀稀拉拉、看热闹的人群边缘,一件毫不起眼的灰色连帽衫兜帽拉起,遮住了大半张脸。帽檐的阴影下,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不动声色地扫视着这片即将成为风暴眼的核心地带。
联合执法队的“秀场”已经拉开帷幕。
几辆涂着“安全署应急”、“消防”、“治安”字样的白色车辆,以及两辆通体漆黑、没有标识、车窗贴着深色膜的箱式特勤车,如同闯入羊群的猛兽,霸道地堵在小区唯一的出入口。穿着不同制服的执法人员混杂在一起,但核心力量一目了然——是那些穿着深蓝色特勤制服、戴着战术头盔、手持防暴盾牌和约束器械的人。他们动作干练、沉默、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如同训练有素的鬣狗,散发着冰冷的压迫感。为首的,正是王振涛。
他站在一辆特勤车旁,没有戴头盔,露出一张保养得宜、棱角分明的脸。四十岁上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深蓝色的制服熨烫得笔挺,肩章上的银色徽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正拿着一个便携式扩音器,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对着几个被挡在警戒线外的居委会大妈和零星居民讲话。
“各位居民!安全无小事!生命通道就是救命通道!阳光花园前几天的火灾教训,血淋淋啊!”他痛心疾首地挥舞着手臂,指向不远处一栋楼底层几扇被熏得漆黑的窗户。“看看!就是这些杂物!这些堵塞!差点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安全署对此高度重视!这次联合执法行动,就是要以雷霆手段,彻底清除安全隐患!还大家一个畅通无阻的生命通道!”
他的话语极具煽动性和迷惑性,几个大妈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感激和敬畏的神色。围观的人群也低声议论着,大多是对安全署“终于管事了”的认同。
然而,我的目光却穿透了他慷慨激昂的表演,死死锁定在他身边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上。
一个穿着普通蓝色工装、拎着工具箱的技术员模样的人,正半蹲在那辆黑色特勤车的后轮旁。他动作看似随意,像是在检查车辆,但工具箱打开的一角,露出的绝非扳手或螺丝刀。那是一个结构紧凑、线条冷硬的银灰色金属箱体,表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几个精密的卡扣和一个小小的信号指示灯,正闪烁着微弱的、几乎不可察觉的绿色幽光。
扫描仪?还是别的什么?
心脏猛地一沉。前三十次轮回中,安全署初期行动时,从未见过这种装备!它出现的时间点、地点,都指向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这东西,是冲着“人”来的!所谓的“强制检查”、“生命通道”,根本就是个幌子!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利用这场“执法秀”,堂而皇之地对这片区域的居民进行一次……筛查!或者更糟!
“开始行动!”王振涛一声令下,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小区入口。
早已准备就绪的特勤队员如同解开锁链的猎犬,两人一组,手持盾牌和约束叉,在几个消防员和治安员的“协助”下,粗暴地推开挡在楼道口看热闹的居民,迅速冲进了目标单元楼。紧接着,楼内便传来砸门声、呵斥声、物品被拖拽摩擦地面的刺耳噪音,以及居民惊惶失措的叫喊和抗议。
“你们干什么!那是我家的柜子!”
“轻点!别碰坏东西!”
“凭什么搬我的东西!有手续吗?”
混乱,人为制造的、可控的混乱,瞬间在几个单元楼内爆发。
王振涛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他微微侧头,对身边一个戴着耳麦、同样穿着特勤制服的精悍手下低声吩咐了一句。那手下立刻点头,对着耳麦快速说了几句。
几秒钟后,两名特勤队员从楼内拖拽着一个头发花白、情绪激动的老大爷出来。老人满脸通红,奋力挣扎着,嘴里骂骂咧咧。王振涛使了个眼色。那名拎着银灰色金属箱的“技术员”立刻上前一步,看似很自然地“扶”住了剧烈挣扎的老大爷,另一只手则极其隐蔽地将那个金属箱体的一端,贴近了老人的后背。
箱体上那个微弱的绿色指示灯,闪烁的频率似乎加快了一瞬,随即恢复平稳。
“老人家,别激动,我们是为你好,是在救你的命!”王振涛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安抚的腔调。他亲自上前,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同时对旁边的“技术员”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