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蝉鸣刚起,守拙园的葡萄藤已经爬满了知味亭的榫卯架,巴掌大的叶子在阳光下投下细碎的荫凉。林砚蹲在工坊门口,给孩子们做启蒙榫卯教具——用不同颜色的木块做成最基础的和,红块代表,蓝块代表,拼在一起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像给木头安了个会说话的嘴巴。
林老师,我的红块总也进不去蓝块!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木块跑过来,她是邻村的留守儿童,爸妈在城里打工,周末就泡在工坊里,手里总攥着块捡来的碎木头。
林砚接过木块,发现被孩子啃得有些变形,边缘还留着小小的牙印。他没说什么,只是拿出砂纸慢慢打磨:你看,木头和人一样,急了就会闹脾气。你轻轻对它,它才肯听话。他握着女孩的手,让红块顺着蓝块的纹路慢慢滑入,一声轻响,女孩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落进了两颗星星。
我会了!我会了!她举着拼好的木块跑向同伴,羊角辫上的红绳在风里飘成小火苗。工坊前的空地上,十几个孩子正围着世界木作台忙活,这是林砚用三十七个国家的边角料拼的长桌,巴西花梨木做桌腿,非洲黑檀木做挡板,中国金丝楠木做桌面,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对应的国籍木盒。
阿明哥哥,叙利亚的橄榄木好硬啊!穿背带裤的小男孩举着刻刀,他的木盒里装着阿米娜寄来的橄榄木块,上面还留着个小小的和平榫印记。
阿明正趴在桌上给木盒刻守护卯,听见喊声抬头笑了:硬才好呢,能刻出尖尖的牙齿,像老虎一样保护我们。他去年长了不少,量高石上的刻痕又向上挪了小半指,说话的声音也带了点少年人的粗粝。
苏棂溪端着绿豆汤过来,白瓷碗放在荷叶榫托盘里,每个碗边都摆着块冰镇的酸梅汤冰块。歇会儿再做,喝口汤。她给孩子们分汤时,总不忘多往留守儿童的碗里放两颗蜜枣,莱拉刚才发消息,说阿米娜他们也建了小小工坊,用我们寄去的图纸做友谊榫,就是木料不够,孩子们总去捡炮弹壳改造成金属卯
孩子们的动作突然慢了,穿背带裤的小男孩小声问:炮弹壳会炸吗?
林砚放下手里的砂纸,拿起块橄榄木:不会的,因为有你们做的和平榫陪着它。就像这木头,原本是树的一部分,被我们刻成玩具,它就有了新的使命——让大家开心。炮弹壳也一样,被孩子们改成,就成了不打架的记号。
他拿起刻刀,在橄榄木上刻了个小小的笑脸:我们今天就用这些木头,给叙利亚的小朋友做防炸榫卯,好不好?就是让他们的玩具怎么摔都摔不坏,就像有只大手在保护它们。
孩子们的喊声震落了葡萄藤上的露珠,阳光透过叶隙照在他们脸上,每个鼻尖都闪着汗珠的光。
下午的木语课开始了,林砚在黑板上画榫卯家族图谱:最上面是爷爷直榫,最简单也最结实;中间是爸爸燕尾榫,能拉住两边的木头不分开;最下面是宝宝楔钉榫,小小的却能让松动的榫卯重新咬紧。赵爷爷坐在旁边的太师椅上,用放大镜给孩子们看百国榫卯图,指着英国的船用榫这是在海上用的,能抗住大风浪,就像勇敢的水手。
那我们的鲁班锁是什么榫?阿明举着手里的六根木条,这是他新做的儿童安全版,边角都磨得圆滚滚的。
团结榫林砚接过鲁班锁,轻轻一拧就散成六根,再一合又成个整体,你看,分开时是一根根小木头,合起来就什么都打不散,就像我们和叙利亚的小朋友,虽然离得远,心却能拼在一起。
突然,工坊的木门被推开,张叔的儿子喘着气跑进来,手里捧着个大纸箱:林师傅,国际快递!叙利亚寄来的!他刚从城里回来,衬衫上还沾着旅途的灰尘,我在邮局看见地址就赶紧送来了,上面画着好多小木马!
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纸箱上果然画满了歪歪扭扭的木马,马尾巴上都系着红布条,和李婶当年系的一模一样。阿明抢先撕开胶带,里面滚出十几个小木盒,每个盒子上都刻着孩子的名字,阿米娜的盒子上画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旁边写着给阿明的朋友。
叙利亚榫卯穿背带裤的小男孩举起木盒,盒盖用嵌套卯做成,打开时像朵慢慢绽放的花,里面躺着个橄榄木雕刻的小老虎,虎爪握着个和平榫它的老虎没有我刻的凶!
阿明的木盒里是个双心榫挂件,两颗心用缠绕卯连在一起,一颗刻着中国的长城,一颗刻着叙利亚的城堡,背面用阿拉伯语写着我们是朋友。孩子突然红了眼眶,把挂件塞进贴身的口袋,转身就往工坊跑:我要给阿米娜刻个会动的老虎!让它的爪子能抱住长城!
苏棂溪拿起个木盒,发现盒底刻着行小字,赶紧叫林砚来看:莱拉写的,说孩子们捡了三个月的橄榄木边角料,才凑够做这些盒子的木料,有个叫穆罕默德的小男孩,为了捡块好木头,走了两小时的路。
林砚摸着木盒上粗糙的刻痕,能想象出孩子们趴在地上慢慢雕刻的样子。他突然对孩子们说:咱们给他们回份大礼好不好?做个会唱歌的榫卯,把我们的笑声刻在木头上,让他们打开盒子就能听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