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初见时互不相识,细想却似有情意。
杯酒间匆匆一面,花影下暗送秋波。
看她娇憨添新态,含糊着问起旧名。
今夜烛火映身影,心事早已乱如麻。
话说西门庆求王婆帮忙,一心想和潘金莲见上一面,便说:“干娘,你要是真能帮我办成这事,我就送你十两银子。”
王婆道:“大官人,你听我说:但凡‘挨光’(就是现在说的‘偷情’)这事儿,最是难办。得五件事全都占了,才能成。第一得有潘安那样的相貌;第二得有像样的本钱(指男性生理条件);第三得有邓通那样的钱财(邓通是汉朝首富,靠铸钱富可敌国);第四得年轻,还得像绵里针似的有耐心、能忍让;第五得有闲工夫。这五件叫‘潘驴邓小闲’,全占了,这事才能成。”
西门庆连忙道:“不瞒你说,这五件我都有!第一,我相貌虽比不得潘安,也说得过去;第二,我小时候在街面上混,身子骨也练得不错;第三,我家有几贯钱财,虽不如邓通,过日子也绰绰有余;第四,我最能忍让 —— 就算挨四百鞭子,我也不会还手;第五,我有的是闲工夫,不然也不会天天来你这儿。干娘,你就帮我成了这事,事后我还会重谢你。”
王婆道:“大官人,你说五件都占了,可我知道还有一件事能搅黄,多半成不了。”
西门庆急问:“你说,哪件事能搅黄?”
王婆道:“大官人别嫌我直话直说:‘挨光’这事儿最费钱,就算花到九分九厘,也有不成的。我知道你平时小气,不肯随便花钱,就这一点,就能搅黄。”
西门庆道:“这容易!我全听你的,该花就花。”
王婆道:“要是大官人肯花钱,我倒有个妙计,保准让你和那娘子见一面。”
西门庆道:“到底是什么妙计?”
王婆故意逗他:“今天晚了,你先回去,过个半年三个月再来商量。”
西门庆急忙央告:“干娘,你别开玩笑了!就帮我这一次,我肯定好好谢你。”
王婆哈哈笑道:“大官人急什么!我这计策,虽登不上武成王庙(祭祀古代名将的地方),却比孙武子训练女兵还管用,十有八九能成。今天就实话说了吧:那娘子虽出身普通,却机灵得很,弹唱、针线、诗词、下棋,没有不会的。小名叫金莲,娘家姓潘,原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小时候卖到张大户家学弹唱。后来张大户老了,没要武大一文钱,把她白白嫁给了武大。这娘子平时不常出门,我没事常去跟她闲聊,她有事也会找我帮忙,还叫我‘干娘’。武大这两天出门早,大官人要是想办这事,就买一匹蓝绸、一匹白绸、一匹白绢,再买十两好棉花,都给我。我去跟她借日历,说要挑个好日子,请裁缝做衣服。她要是听了这话,挑了日子却不肯帮我做,这事就黄了;要是她欢天喜地说‘我帮你做’,不用我找裁缝,这就是‘一分光’(第一步成了)。我请她来家里做,她真来帮我缝,就是‘二分光’(第二步成了)。她来做的时候,中午我摆些酒食点心请她吃,她要是说‘不方便’,非要拿回自己家做,这事就黄了;要是她不说话,坐下吃了,就是‘三分光’(第三步成了)。头两天你别来,到第三天中午,你打扮得整整齐齐来,咳嗽一声当信号,在门口喊:‘怎么好几天没见王干娘?我买杯茶喝。’我就出来请你进屋坐。她要是见你进来就起身走,我总不能拽着她吧?这事就黄了;要是她见你进来不动身,就是‘四分光’(第四步成了)。坐下后,我就对她说:‘这就是给我送衣料的官人,多亏了他。’我再夸你多好多好,你就夸她针线活好。她要是不接话,这事就黄了;要是她开口跟你说话,就是‘五分光’(第五步成了)。我再道:‘难得这位娘子帮我做衣服,多亏你们俩 —— 一个出钱,一个出力。不是我脸皮厚求你们,难得娘子在这儿,官人就做回主人,请娘子吃杯酒,算谢她帮忙。’你就拿出银子,让我去买酒菜。她要是起身就走,我也拦不住,这事就黄了;要是她不动身,这事就好办了,就是‘六分光’(第六步成了)。我拿了银子出门时,对她说:‘麻烦娘子陪官人坐会儿,我去去就回。’她要是起身回家,这事就黄了;要是她不起身,就‘七分光’(第七步成了)。等我买了酒菜回来,摆到桌上,就说:‘娘子先把针线放一放,喝杯酒 —— 难得官人肯花钱。’她要是不肯跟你同桌吃,走了,这事就黄了;要是她不起身,就是‘八分光’(第八步成了)。等她喝得有点醉,聊得投机时,我就说‘酒没了’,让你再拿银子,还让我去买酒和下酒的果子。我把门关上,把你们俩关在屋里。她要是着急跑了,这事就黄了;要是她让我关门,不着急,就是‘九分光’(第九步成了),就差最后一步了。这最后一步最难:你在屋里说些甜言蜜语,可别急躁动手动脚,不然就坏了。你先故意把袖子一扫,弄掉桌上一双筷子,再假装捡筷子,伸手在她脚上捏一下。她要是闹起来,我会来救场,这事就算黄了,再也成不了;要是她不做声,就是‘十分光’(第十步成了),这事就成了。等事成了,你怎么谢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