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苏文后的第三日,漠北都护府的使团正式启程。两百名精锐武士皆是从各族勇士中精挑细选而出,其中既有擅长骑射的草原健儿,也有精通近战的西域死士,人人身披玄铁软甲,腰佩利刃,背负强弩,胯下皆是日行千里的良驹;十名官吏则多通中原语言与礼仪,其中两人曾随商队去过洛阳,熟悉沿途路况;五名工匠携带了精心准备的贡品——除了金丝地毯、羊脂玉瑞兽,还有改良后的投石机模型与西域织锦的样品,欲向大靖展示漠北与西域的技艺;三名牧民代表则牵着三匹漠北最优良的汗血宝马,马背上驮着风干的肉脯与奶酪,既是贡品,也是沿途的口粮。
林越身着玄铁软甲,外罩一件素色披风,腰悬龙纹长枪,胸前的龙蛇玉佩被贴身佩戴,温润的触感时刻提醒着他此行的重任。周武与拓跋山亲自送至城外三十里,两人反复叮嘱:“林都护,中原朝堂水深难测,那秦岳的‘北防派’势大,必定会暗中使绊子,你务必多加提防,切勿轻信他人。府内事务我们会打理妥当,你只管安心去,早日带着盟约归来。”
林越翻身下马,与两人拱手作别:“二位放心,我自会谨言慎行。漠北与西域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们了。”说罢,他翻身上马,一声令下:“出发!”使团的马蹄声踏碎了草原的宁静,朝着东方疾驰而去。
从漠北首府到中原帝都,路途绵延近万里,沿途的风光从草原的辽阔,渐渐过渡到戈壁的苍茫,再到河西走廊的险峻。起初半月,使团沿着成熟的商路前行,沿途的驿站与商栈都对他们礼遇有加。商栈老板们纷纷拿出最好的粮草与清水,不少曾受惠于商路安宁的商旅,还主动前来献上地图与沿途的安全警示,告知哪里有暗礁、哪里有劫匪出没。林越也趁此机会,与过往的中原商人攀谈,进一步打探洛阳的局势。得知大靖皇帝年近五十,锐意改革,想要通过开通西域商路增强国力,因此才力主与漠北建交,但御史大夫秦岳手握监察大权,麾下官员遍布朝野,多次上书弹劾“通和派”,称漠北“野心勃勃,迟早为患”,双方的争执已近白热化。
行至河西走廊东段的黑鹰谷时,天色渐暗。这片山谷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中间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是东行的必经之路。林越望着险峻的地形,心中隐隐不安,下令道:“加快速度穿过山谷,在谷外开阔处扎营,所有人提高警惕,轮流值守,不得懈怠。”
然而,就在使团行至山谷中段时,异变陡生。两侧悬崖上突然滚下无数巨石,砸向队伍中间的贡品马车,紧接着,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数百名蒙面骑手从悬崖下的密林中冲出,个个手持弯刀,身着黑衣,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双凶狠的眼睛,直扑使团的核心区域。
“有埋伏!结阵御敌!”林越一声大喝,声音震彻山谷。武士们反应极快,迅速将官吏、工匠与贡品马车护在中间,组成一个环形防御阵。草原武士们弯弓搭箭,对着冲来的蒙面骑手还击,西域死士则手持盾牌与短刀,守住阵脚,一时间,箭矢破空声、兵器碰撞声与惨叫声响彻山谷。
林越手持龙纹长枪,纵身跃出阵外,目光锐利地扫过眼前的蒙面骑手。这些人身手矫健,招式狠辣,绝非普通的山匪,反而像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死士,而且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直指贡品与林越本人。更让他起疑的是,这些人的弯刀样式虽与草原部落相似,但刀柄上刻着的细小纹路,却是中原工匠特有的手法。
“你们是谁派来的?”林越一枪刺穿一名蒙面骑手的胸膛,高声喝问。但对方只是嘶吼着扑上来,根本不答话,反而攻势愈发凶猛。
激战半个时辰,蒙面骑手死伤惨重,却依旧源源不断地从密林中冲出,似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拖住使团。林越心中清楚,拖延下去对己方不利,山谷地形狭窄,使团的骑兵优势无法发挥,且天色越来越暗,若对方还有后援,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下令:“拓跋烈,你率五十名骑兵从左侧突围,绕到悬崖后方袭扰敌军;尉迟青,你带五十人守住右侧,掩护贡品马车;其余人随我正面冲锋,撕开一条通路!”
拓跋烈与尉迟青齐声应诺,各自率领部下行动。林越挺枪在前,龙纹长枪舞动间,枪影如梨花纷飞,蒙面骑手纷纷倒地,无人能挡其锋芒。武士们见状,士气大振,跟着林越奋勇冲锋,硬生生在蒙面骑手的包围圈中撕开一道缺口。
就在此时,悬崖上方突然传来一阵号角声,蒙面骑手们见状,攻势渐缓,似乎想要撤退。林越正欲下令追击,却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中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将领高声喊道:“林都护莫慌!大靖河西节度使麾下副将李晟,奉陛下旨意,前来接应使团!”
蒙面骑手见中原官军到来,不敢恋战,迅速溃散,钻进密林中消失不见。林越并未追击,而是勒住马缰,警惕地看着前来的官军。李晟策马来到林越面前,翻身下马,拱手行礼:“末将李晟,奉陛下与节度使大人之命,专程前来接应使团。听闻黑鹰谷一带匪患猖獗,没想到竟让林都护遭遇险情,末将护驾来迟,还望恕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