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叶凡于灵眼之泉筑基,引动惊天异象,虽经青松真人及时遮掩,但那片刻间显露的混沌电蛇、星辰幻灭之景,以及那令人心悸的无上道韵,早已如同插翅般传遍了太乙仙山。一时间,宗门上下,无论是各峰长老,还是内外门弟子,言谈之间,无不围绕着这位新晋筑基、却已声名赫赫的真传师叔——叶凡。
有惊叹其天资绝世,引为楷模者;有羡慕其机缘深厚,得获真传者;自然,亦不乏嫉妒其一步登天,暗藏祸心之辈。叶凡之名,如日中天,却也真正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
青云峰,听涛小筑。
叶凡盘坐于静室之中,双目微阖,周身气息沉凝如山,却又隐隐与周遭天地灵气交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筑基之境,已然彻底稳固。此刻,他正内视己身。
丹田之内,那片微型的混沌星云缓缓旋转,中心那滴星核般的液态真元,散发着深邃浩瀚的气息。相较于炼气期,不仅真元总量与精纯度有了天壤之别,更关键的是,他对自身力量的掌控,以及对天地灵气的感知、吸纳、运用,都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他心念微动,并未催动任何法诀,仅以神识引导,周身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层无形的灵气屏障,虽不及专门防御法术坚固,却胜在随心所欲,消耗极微。这便是筑基修士的标志之一——神识化念,干涉现实。
“筑基与炼气,果真是云泥之别。”叶凡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敛,深邃如潭。“如今再施展‘星陨’,威力应能提升数倍,且对自身的负荷也会大大减轻。”他回忆起青铜古碑前感悟到的那丝逆意,与逆凡真元更为契合,对这门神通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他并未急于试验神通威力,当务之急,乃是熟悉筑基期的力量,并将自身所学系统梳理一番。那《百草纳元篇》中关于神魂精微操控的法门,或许可以尝试与神识运用结合;得自遗迹的那三枚异种玄元丹,在筑基后,似乎也能隐隐感知到其中沉寂药力的一丝活性,但仍需谨慎……
就在他沉思之际,洞府外禁制传来波动。叶凡神识一扫,却是苏婉清来访。
开启洞府,只见苏婉清俏立门外,依旧是一身水蓝道袍,身姿窈窕,清丽绝俗。她感应到叶凡身上那深不可测、却又圆融内敛的筑基气息,美眸中闪过一丝复杂,有欣慰,有赞叹,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她自认天赋不差,又得玉衡峰主悉心教导,进境已然不慢,但与此人相比,差距似乎并未缩小,反而更大了。
“恭喜叶师弟筑基成功,大道可期。”苏婉清敛衽一礼,声音清越。
叶凡还礼,将她请入洞府:“师姐客气了,请进。”
二人于静室坐定,苏婉清取出一个玉盒,推至叶凡面前:“此乃我玉衡峰特产的‘冰心雪莲丸’,于稳固境界、澄澈心神颇有奇效,聊表祝贺之意。”
叶凡见这玉盒灵气盎然,知是珍贵之物,心中感动,也不矫情,收下道:“多谢师姐厚赠。”
苏婉清微微摇头,迟疑片刻,道:“叶师弟,你筑基时引动异象,宗门内已是人尽皆知。如今……风波未平,暗流更甚。我听闻,天权峰那边,近日颇有些不安分的动静。赤阳师伯他……”她话语未尽,但意思已然明了。
叶凡目光微冷:“跳梁小丑,何足道哉。师姐放心,我自有分寸。”他顿了顿,问道,“师姐可知三月后宗门小比的具体情形?”
苏婉清见他神色平静,心知他必有依仗,便也不再担忧,解释道:“宗门小比,乃是内门弟子与真传弟子间的较量,旨在检验弟子修为,激励进取。小比分为筑基与炼气两组,各自角逐。排名前列者,不仅有丰厚灵石、丹药、功法赏赐,更可获得进入‘太乙秘境’修炼的资格,那秘境之中灵气浓郁远超外界,且有诸多前辈遗留的感悟痕迹,乃是宗门弟子梦寐以求的机缘。”
“太乙秘境……”叶凡记起大纲中提及,这秘境中似乎有他需要的机缘。“看来这小比,是非参加不可了。”
“正是。”苏婉清点头,“而且,此次小比,恐怕不会太平静。赤阳师伯一脉,定会借此机会发难。师弟还需早作准备。”
二人又叙话片刻,苏婉清便起身告辞。
送走苏婉清,叶凡立于听涛小筑窗前,望着窗外云卷云舒,眼神渐锐。赤阳子,如同一根毒刺,若不拔除,终究是心腹大患。宗门小比,或许正是一个契机。
与此同时,天权峰,赤阳子洞府深处。
赤阳子面沉如水,坐于上首。下首站着两名弟子,一人身形高瘦,面色阴鸷,乃是其亲传大弟子,名为厉血;另一人则是个矮胖老者,乃是天权峰一位执事长老,名为孙不二。
“那小子竟真让他筑基成功了!还弄出如此大的动静!”赤阳子语气中充满了压抑的怒火与不甘,“青松老鬼定然更加看重于他,再想动他,难矣!”
厉血眼中凶光一闪,躬身道:“师尊,宗门小比在即,乃是门规允许的切磋较量,纵有些‘失手’,也在情理之中。弟子愿在擂台上,为您分忧,彻底废了那小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