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叶凡,自从在演武场上以一指之力击败赵炎,成功夺得前往云雾沼泽历练的名额之后,他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回到了青云峰侧的听涛小筑,从此闭门不出。
然而,宗门之内却并未因叶凡的闭关而安静下来。相反,关于这位新晋真传弟子的话题,反而愈发喧嚣起来。
有人对叶凡的实力赞不绝口,称赞他真元精纯、实力深不可测;但也有人对叶凡的崛起心生嫉妒,质疑他是否真有如此实力,更有人认为他只是运气好,一步登天而已,其根基恐怕虚浮不实。
面对这些或褒或贬的议论,叶凡却宛如未闻,他的心境就如同那波澜不惊的湖面一般,丝毫不受外界干扰。
他深知,这些闲言碎语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重要的是自身的修行和成长。
于是,叶凡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体悟这太乙仙山的灵秀之气中。他每日静坐于听涛小筑的窗前,倾听那涛声阵阵,感受着山间的清风拂面,让自己的心境与这自然融为一体。
这听涛小筑果然名不虚传,不仅灵气充沛远胜外界,其环境更是清幽绝俗。
屋外松林如海,风过处,涛声阵阵,初闻似觉喧嚣,细品之下,却别有一番韵律暗合天道自然,竟能助人宁心静气,驱除杂念。
叶凡盘坐于静室蒲团之上,并未急于运转周天,而是将心神沉入体内,细细体察那自“逆凡”传承而来的奇异真元。
此真元色泽混沌,似蕴含星辉,又似包容万物,平日里沉寂于丹田,一旦催动,则沛然莫御,雄浑无比。他心念微动,回忆起传承中记载的一式名为“星陨”的神通法门。
此法并非寻常术法,不借外物,不引天地灵气,乃是极度凝练自身真元与气血,化为一击,讲究的是一往无前、破灭星辰的决绝意境。
其运劲法门、真元流转路线,皆是繁复异常,且对肉身负荷极大。叶凡此前于洞中仅是初步揣摩,未敢轻易尝试。
此时此刻,他正身处于这个幽静的洞府之中,四周静谧无声,唯有那阵阵松涛之声传来,仿佛蕴含着某种道韵。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心中对于“星陨”的许多疑惑之处,竟然渐渐地有了一些领悟。
他的真元随着他的心意,缓缓地沿着那玄妙的路径开始流动。一开始,这种流动非常艰难,就像一头老牛在拉车一样,每一步都显得十分吃力。然而,经过数个周天的运转之后,他的真元流动逐渐变得顺畅起来,越来越圆融。
尽管他并没有真正地发出这一击,但仅仅是在体内模拟运转,他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经脉开始隐隐作痛,气血也在不断地翻腾。
这种感觉让他意识到,这一招“星陨”的威力绝对非同小可,如果真的施展出来,恐怕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好霸道的招式!”
叶凡心中暗惊,“若非我肉身经传承之力多次淬炼,远胜同阶,只怕方才那一下模拟运转,就已伤了经脉。看来此术非到紧要关头,不可轻用。”
他收敛心神,正欲再行参详,忽觉身下蒲团所置的青石板似有异样。以手轻抚,触感温润,与其他石板略有不同,且隐隐有极淡的灵机波动。
他心生好奇,小心翼翼以神识探入,初时受阻,那石板似有禁制保护,但其禁制手法颇为古老,且能量已近乎消散。
叶凡催动一丝逆凡真元,轻轻一冲,那禁制便如泡沫般破开。
神识顺利探入,发现这石板内部竟被人以莫大法力开辟出一方极小空间,内中藏有一枚色泽黯淡的玉简。叶凡将玉简取出,贴于眉心,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
这并非什么高深功法,而是一位自称“云游子”的太乙道门前辈修士,早年于此潜修时留下的些许修炼心得与杂记。
其中大多是对炼气、筑基阶段真元掌控、心境锤炼的体悟,虽不系统,却往往能于细微处见真知,于平凡中得妙理。
尤其有一段关于“劲发乎心,意动则力至,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的论述,让叶凡对“星陨”神通那凝练力量的法门,又多了三分理解。
“不想这听涛小筑,竟还有这般机缘。”叶凡心中感慨,这位云游子前辈所言,虽与逆凡传承的路数不尽相同,但大道殊途同归,其经验见解,对他夯实根基、开阔眼界,大有裨益。
正沉吟间,洞府外禁制传来轻微波动,似有人来访。叶凡收起玉简,整理了一下衣袍,起身开门。但见月光之下,一道清丽身影俏立门前,正是苏婉清。
她已换上了太乙道门内门弟子的水蓝道袍,青丝如瀑,更衬得肌肤胜雪,清冷容颜在皎洁月光下,平添几分柔和。
“苏师姐?”
叶凡略有意外,侧身将她让进屋内,“快请进,可是有事?”
苏婉清步入静室,目光快速扫过这简洁却不失雅致的陈设,轻声道:“听闻叶师弟三日来深居简出,勤修不辍。明日便要出发前往云雾沼泽,那地方凶险难测,我……我这里有一瓶‘清灵散’,乃是我琉璃阁秘制,能解寻常瘴毒,提神醒脑,或能派上用场,特来送与师弟。”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白玉小瓶,递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