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牛犇望向混沌深处紫霄宫方向,目光锐利如刀,
“鸿钧,感受到三道平衡带来的压力了吗?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你的力量,建立在压制地道与人道的基础上。
如今,地道已稳,人道将兴,
我看你这‘仙道之祖’,还能独尊到几时!”
他不再停留,身形缓缓变淡,
最终如同泡影般消散在御书房内,仿佛从未出现过。
.........。
牛犇的身影自大唐御书房内如泡影般消散,
留下满腔决绝的李世民与一室肃杀。
他人虽离去,但那句“人道觉醒”的箴言,
如同火种,已在人皇心中燃起燎原之势。
李世民独立于狼藉的御案碎片之中,胸膛仍在剧烈起伏。
脑海中,被强行拔除“佛心种子”的刺痛感尚未完全消退,
与之交织的,是那些被无形之手操控的过往决策,
如同走马灯般清晰回放——
那些对佛门不合常理的宽容,那些深夜莫名升起的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
此刻都化作了冰冷的讽刺与灼烧尊严的怒火。
“朕乃天下之主,万民之君,竟被如此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低声嘶吼,指节因紧握而发白。
但愤怒之后,是更深的悸动与决绝。
牛犇传入他脑海的“人道奠基之法”清晰浮现,
那并非缥缈的长生术,而是如何凝聚亿万人族意志,
将文治武功、律法制度、文化传承化为力量的宏图伟略。
一条属于人族自己的、充满尊严与力量的道路,就在眼前!
有此底气在此,李世民决心展示下自己的人皇之怒!
他猛地转身,对着殿外沉声喝道:
“来人!传朕旨意!”这一声,不再是以往朝堂上权衡后的帝王之音,
而是蕴含着觉醒意志与滔天怒火的雷霆。
一道道措辞严厉、杀伐决断的“灭佛”旨意,如同出鞘的利剑,
携带着人皇的决绝与人道的愤怒,从长安城飞速传向大唐的每一个州县。
.........。
“查!给朕彻查!所有寺庙田产、度牒、经文,一厘一毫都不许放过!
凡有藏污纳垢、蛊惑民心者,严惩不贷!”朝会之上,李世民目光如电,
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尤其是以往那些曾为佛门慷慨陈词的臣子,
目光中的审视与冰冷,让许多人脊背发凉,心中骇然巨震,
不明白陛下为何一夜之间变得如此陌生而决绝,仿佛换了个人。
官府差役、军中悍卒闻风而动,雷厉风行。
昔日香火鼎盛、钟声悠扬的寺庙,转眼间被贴上冰冷封条,
金身佛像被搬出核查,堆积如山的田契地册被登记造册,
准备充公或分发百姓。许多往日高高在上、接受万民供奉的僧尼,
此刻要么战战兢兢接受官府盘问,要么灰头土脸地被强制还俗,甚至下狱。
佛门在大唐境内,那盘根错节、深入民间的根基,
正被人皇以绝对的力量和意志,粗暴而高效地连根拔起,
其势如狂风扫落叶,再无转圜余地!
..........。
这股由亿万人族意志汇聚、经当代人皇之手引导的洪流,
其影响早已超越凡俗界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激起的涟漪猛烈地冲击着冥冥中的人道长河,
其剧烈的波动,终于惊动了那超然物外、自封神之后便隐居不出,
只为镇压人族气运的古老圣地——火云洞!
洞内时空仿佛凝滞,万古不变。
三皇五帝自无尽的沉寂与镇压气运的使命中同时苏醒。
他们的神念跨越无尽虚空,瞬间便洞悉了南赡部洲发生的一切,
目光最终不约而同地,汇聚到那道刚刚离开长安,
正准备返回星空的身影——牛犇身上。
.........。
天皇伏羲,周身先天八卦符文无声流转,
推演着天机变化,那向来古井无波的脸上,竟露出一丝极淡的波动。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古老的沧桑与一种难以言喻的释然:
“星辰之力涤荡寰宇,人道积弊得以清除,污秽尽去,重现朗朗乾坤。
牛魔王行此破而后立之举,魄力非凡,
其所为,于我人族,实有莫大功德。”
他目光深邃,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而且,观其行止,似乎有意弥合我人道与地道之间,
那自远古以来便存在的隔阂。
若能成功,于我人族,乃是万世之基。”
.........。
地皇神农,面容敦厚慈和,手持赭鞭,
周身散发着滋养万物的生机气息。
他仔细感受着那人道气运中重新勃发的、充满活力的生机,
点头赞同,语气中带着欣慰:
“佛门算计,如同寄生之藤,缠绕侵蚀我人族精神气运久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