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那片因“涤心茶”而引动的狂暴暗潮区域后,星空古路仿佛进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灰色的雾霭不再剧烈翻腾,那些如同黑色巨蟒般的暗寂触手也悄然缩回,隐匿无踪。然而,这种平静非但不能让人安心,反而更像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压抑。
周遭的光线愈发暗淡,连众人身上流转的七曜灵光,似乎都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压制,光芒只能勉强照亮身周数尺范围,再远处便是吞噬一切的浓稠黑暗。韩向导的日曜“星辉洞察”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的视野如同蒙上了厚厚的纱幔,只能模糊感知到极近处的能量流动,对于前路的预判能力大幅下降。
“不对劲,”韩向导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通过心神联系传来,“这里的黑暗……好像在‘吸收’光和感知。我的洞察之力,几乎失效了。”
不仅如此,柳明远怀中的星图皮卷,对远方那点封印星火的感应,也变得时断时续,仿佛信号受到了强烈干扰,变得模糊不清。他们如同盲人行于悬崖边缘,失去了最为依赖的“眼睛”和“罗盘”。
“是‘无光区’,”赵令渊虚弱但清晰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了然,“古籍残卷中有过零星记载,永夜深渊外围,存在能吞噬一切光与感知的领域,是暗寂之力高度凝聚的体现。此地,法则已近乎完全扭曲。”
失去了明确的指引和有效的侦察,队伍的行进速度不得不降到最低,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唯恐踏入未知的陷阱,或者偏离了那本就模糊的方向。
这种在绝对未知和压抑中的缓慢跋涉,对心志的消耗甚至超过了之前的正面冲击。那种无所适从、仿佛随时可能被黑暗彻底吞噬的渺小感,如同冰冷的海水,不断侵蚀着“涤心茶”带来的清明。
“他娘的,这鬼地方,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憋屈死了!”郭大釜忍不住低声咒骂,火曜的刚猛性子在这种环境下倍感煎熬。他的烦躁,也隐隐牵动着周身灵光的稳定。
陆九娘努力维持着水曜净化之力,但净化似乎失去了明确的目标,那种无处不在的、弥漫性的黑暗压迫,让她感到一种无力感。胡镖师紧握刀柄,金曜的坚韧让他沉默以对,但紧绷的肌肉显示着他承受的巨大压力。
柳明远眉头紧锁,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失去方向感和被黑暗消磨斗志,比面对强大的敌人更加致命。必须找到新的“眼睛”。
他想起了茶道。茶道不仅是静心,亦可“明心见性”,亦可“照见虚妄”。在太平茶舍时,师父曾言,茶汤澄澈,可映照本心,亦可鉴辨外物之真伪。星穹殿以茶叩门,亦是茶韵引动了真实的结界。
或许,茶,在此地,可以成为照亮虚妄、指引真实的“心灯”?
他再次停下了脚步。这一次,他没有取出茶具,而是示意众人再次围坐,将心神沉静下来。
“诸位,外光已黯,外感已失。然吾等有心灯一盏,名曰‘茶心’。”柳明远的声音平和而坚定,在众人识海中回荡,“让我们摒弃所有外求,不再依赖视觉与灵觉,仅以最纯粹的茶心去‘观照’,去感应那与我们同源的星火,去辨识这黑暗中的真实路径。”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尝试。要求众人完全放弃固有的感知方式,去信任那玄之又玄的“茶心观照”。
柳明远率先闭目,将全部心神沉浸于自身对茶道的理解之中。他不再去“看”,不再去“感知”,而是去“体会”。他回忆“星野茶”的清幽,回忆“归源茶”的生机,回忆“星渊同心茶”的凝聚,回忆“涤心茶”的宁静……所有这些茶汤中蕴含的,是与星辰同源、与生命共鸣、与守护同在的纯净意蕴。
他将这份融汇了多种茶韵的纯粹意蕴,如同水波般,以自身为中心,缓缓向周围的黑暗“弥漫”开去。这不是能量的冲击,而是一种精神的、意境的“触碰”。
起初,周围依旧是一片死寂的黑暗,他的“茶心观照”仿佛石沉大海。但他没有放弃,持续保持着这种空灵而专注的状态。
渐渐地,奇迹发生了。
在那绝对的黑暗之中,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那些原本看似 uniform (均匀一致) 的黑暗,在他的茶心观照下,开始呈现出细微的“质地”区别。大部分区域,给他的感觉是冰冷、死寂、充满排斥的,如同凝固的墨块。但在某些方向上,那黑暗似乎“稀薄”一些,带着一丝极其微弱的、与他自身茶韵隐隐共鸣的“流动感”。
更重要的是,在他全力运转茶心观照之时,那远方原本模糊不清的封印星火感应,竟然变得清晰了一丝!虽然依旧微弱,却如同在无边墨海中,看到了一粒悬浮的、永恒不灭的金沙!
“找到了!”柳明远心中一震,强压下激动,维持着观照状态,“左前方,三十度角,黑暗有‘流隙’,星火感应在此方向最为清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