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辉如瀑,自星陨碑冲天而起,将整个山谷映照得纤毫毕现。无数石碑共鸣震颤,古老的符文与星图流转生辉,浩瀚的信息洪流裹挟着星辰的奥秘、先贤的感悟、乃至守拙前辈残留的一缕不屈意志,疯狂地涌入柳明远的识海。
这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更像是一场灵魂的洗礼与重塑。柳明远感觉自己仿佛化身为一颗微尘,在无垠的星海中漂流,见证星辰的诞生、成长、鼎盛与寂灭;又仿佛成为了一株茶树,扎根大地,沐浴星光,感受着生命轮回与天地交泰的至理。
他“看”到了上古巡星使们如何引动周天星力,编织法则,守护位面壁垒;也“感受”到了“暗寂”降临时的冰冷、死寂与吞噬一切的贪婪;更深刻地理解了守拙前辈当年独对大劫的孤独、决绝与无奈。
在这信息的狂潮中,他那刚刚融合不久的“星茶道韵”如同经历了千锤百炼,变得更加凝练、纯粹,对星辰之力的感应与操控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他甚至捕捉到了一丝关于“星穹殿”的模糊方位感应——并非具体地点,而是一种冥冥中的牵引,指向北方极远之处。
不知过了多久,冲天的星辉渐渐收敛,碑林的共鸣也缓缓平息。柳明远缓缓收回手掌,睁开双眼。
眸中,仿佛有星河流转的残影一闪而逝,最终归于深潭般的平静,但那平静之下,却蕴含着洞悉世事的智慧与承担重任的坚定。他的气质愈发内敛,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
守墓人林守一直静静站在一旁护法,此刻见他醒来,眼中难掩惊叹:“好!不愧是守拙与令渊选中的传人!竟能引动碑林如此规模的共鸣,并安然承受。你的‘道’,已然初成。”
柳明远对着林守和周围的碑林深深一拜:“多谢前辈护法,多谢先贤馈赠。”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修为虽然未曾暴涨,但根基变得无比扎实,对力量的认知和运用已然脱胎换骨。更重要的是,他明确了自己肩上的责任——继承巡星遗志,寻回星穹殿,彻底解决“暗寂”之患。
“收获如何?”林守问道。
柳明远略一沉吟,道:“晚辈对星辰之道的理解更深,对前路亦更加明晰。只是……关于如何救治先生,碑林传承中似乎并无直接法门。”
林守点了点头:“赵令渊之伤,在于本源与神魂,非寻常药石或传承所能及。不过……”他话锋一转,看向山谷中央那流淌的灵溪,“此谷乃星辰道标,灵气蕴含一丝本源星辉,最是滋养神魂。你可尝试引导谷内灵气,辅以你新悟之道韵,为他温养。虽不能令其即刻苏醒,但或可稳固其现状,甚至……为其重燃一丝本源之火提供可能。”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希望!柳明远立刻与林守返回茅屋。
屋内,陆九娘一直守在赵令渊榻前,见他回来,连忙起身。柳明远将林守所言告知,陆九娘眼中顿时亮起希望的光芒。
在陆九娘的协助下,柳明远将赵令渊移至屋外灵气最为充裕的溪边。他盘膝坐在赵令渊身后,双手虚按其背心,屏息凝神,运转星茶道韵。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渡入自身力量,而是尝试以自身为桥梁,引导整个星陨谷那蕴含本源星辉的灵气。只见丝丝缕缕肉眼可见的乳白色灵雾从溪流、从草木、从大地中渗出,受到柳明远道韵的牵引,缓缓汇聚而来,如同一个温和的光茧,将赵令渊缓缓包裹。
柳明远小心地操控着这些灵气,如同最细腻的织工,一点点渗透进赵令渊干涸的经脉与沉寂的识海。他能感觉到,先生那如同风中残烛的本源,在这充满生机的星辉灵气滋养下,似乎真的停止了下滑的趋势,甚至微微跳动了一下,虽然微弱,却真实不虚!
陆九娘紧紧盯着,作为医者,她能清晰地感知到赵令渊体内那几乎不可察觉的向好变化,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当柳明远收功时,额头已见汗珠,精神消耗颇大。但看到赵令渊脸上似乎多了一丝几不可见的血色,呼吸也仿佛绵长了些许,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有效!真的有效!”陆九娘声音哽咽,“虽然缓慢,但本源稳住了,甚至在缓慢汲取灵气!明远,这……这太好了!”
柳明远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只要先生情况不再恶化,并有向好趋势,他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
接下来的几日,柳明远每日定时为赵令渊引导谷内灵气温养。其余时间,他便在碑林中静坐感悟,巩固传承所得,并与林守交流星辰之道与天下大势。郭大釜、穆影等人则负责警戒和熟悉谷内环境,胡镖师和沈青石也借着此地灵气疗养旧伤,各有进益。
星陨谷仿佛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暂时隔绝了外界的纷争与追杀。
然而,宁静终有尽头。这一日,负责在谷口阵法边缘警戒的穆影带回消息——谷外的青衣卫并未离去,反而似乎增派了人手,并且在尝试各种方法探测和破解阵法,虽然暂时未能成功,但显然不肯放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