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案的突破像一块投入池塘的石头,在星城政坛激起层层涟漪。随着另外五名教育系统处级干部被采取审查措施,一些原本观望的人开始坐立不安。
周五下午,林别在办公室听取张斌的案情汇报。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给整个城市蒙上了一层薄纱。
李建明交代,他收受的回扣中有相当一部分要上交给上面的人张斌压低声音,虽然他没有明说具体是谁,但根据我们掌握的线索,很可能涉及到...
张斌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推到林别面前。
看到这个名字,林别瞳孔微缩。这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伟的分管领域。
证据确凿吗?
目前还只是间接证据。张斌谨慎地说,有一笔五十万的转账记录,最终流向了一个与李伟关系密切的商人账户。但中间经过了三层转手,很难直接证明与李伟有关。
林别沉思片刻:继续深挖,但要更加谨慎。涉及到市级领导,必须要有铁证。
明白。张斌点头,另外,我们还发现教育系统的腐败网络可能与其他系统有交叉。比如,同样的几家供应商,也出现在医疗卫生系统的采购中。
意料之中。林别站起身,走到窗前,这张网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就在这时,秘书小陈敲门进来:书记,李伟副市长来了,说有急事汇报。
林别与张斌交换了一个眼神:请他到会议室,我马上过去。
李伟走进会议室时,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焦虑。他今年五十二岁,在星城工作近三十年,从基层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关系网错综复杂。
林书记,打扰您工作了。李伟开门见山,我是来向您检讨的。教育系统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我作为分管副市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林别示意他坐下:责任问题以后再说。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局面,确保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我已经安排下去了。李伟连忙说,不过林书记,我听到一些反映,说现在的调查搞得人心惶惶,很多干部不敢做事了。您看是不是可以适当...
适当什么?林别打断他,适可而止?
李伟被噎了一下,随即赔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如果调查范围过大,可能会影响正常工作。
清者自清。林别语气平静,只要自身干净,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是,那是。李伟连连点头,不过林书记,星城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要慎重啊。
送走李伟后,张斌从里间走出来:他这是来探口风的。
不仅如此。林别摇头,还是在施压。看来,我们确实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晚上,林别在家中和沈墨分析当前局势。
李伟亲自出面,说明他们开始紧张了。沈墨分析道,按照常理,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有两个选择:一是断尾求生,推出几个替罪羊;二是负隅顽抗,想办法阻挠调查。
你觉得他们会选哪条路?
从李伟今天的表现看,他们还想保。沈墨说,这说明牵扯的人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林别点头:我也有同感。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做好应对更强烈反弹的准备。
第二天,反弹果然来了。
《星城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的评论员文章。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反腐案件,但字里行间都在强调的重要性,暗示过激的反腐会影响改革发展大局。
紧接着,市政府研究室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期星城招商引资工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部分投资商对星城的营商环境表示。
更明显的是,在下午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几个部门负责人在汇报工作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本部门工作如何重要,如何不能受到影响。
这是在造势啊。会后,周明宇看似无意地对林别说,看来有些同志对当前的调查工作有看法。
有看法可以理解。林别回应,但只要调查工作依法依规进行,就不应该影响正常工作。
周明宇笑了笑,没有接话。
面对这些压力,林别决定采取反制措施。他让宣传部组织了一系列正面报道,宣传反腐工作取得的成效,特别是追回的被贪墨教育经费如何改善了学校条件。
同时,他亲自走访了几所学校,实地查看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在星城实验中学,他特意参观了新改造的机器人实验室。
这些新设备都是用什么经费购买的?林别问校长。
是用追回的被贪墨资金。校长回答,现在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高多了。
林别让随行记者详细记录这些场景。第二天,《星城晚报》用整版报道了这些内容,标题是《反腐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正面宣传起到了效果。市民们对反腐工作的支持度明显上升,这让那些想要阻挠调查的人不得不有所顾忌。
但暗地里的较量还在继续。
周三晚上,林别接到审计局长杨振华的电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