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仓库里彻底忙了起来。天还没亮,周叔就推着小车送来刚炸好的酥肉,油锅里的滋滋声混着他的吆喝:“小吴姑娘,刚出锅的酥肉,趁热装盒才香!” 陈婆婆则带着两个徒弟,蹲在角落包米糕,每个米糕上都印着个小小的 “福” 字,她一边包一边念叨:“这些米糕要送到机床厂的员工手里,得让他们咬一口就想起重庆的味道。”
林晓每天抱着检测仪器穿梭在食材堆里,腊肉的脂肪含量、火锅底料的辣度值、米糕的保质期,每一项都要记录在案。有次检测到一批香肠的盐分超标,她立刻联系商户返工,哪怕对方说 “就高了一点点,不影响口感”,她也坚持 “必须按标准来,企业客户信任我们,不能砸了联盟的招牌”。小张则守在电脑前,实时更新订单进度表,哪个企业的礼盒已经包装好,哪个还在等定制标识,表格里的颜色标注得清清楚楚,红色是 “待处理”,黄色是 “进行中”,绿色是 “已配送”,每天下午五点准时发给团队和张明经理。
腊月十五那天,意外突然发生。西南重工的采购负责人王经理突然来电,说要把订单量从 800 份增加到 1200 份,还要求在礼盒里加印 “优秀员工” 的姓名牌 —— 原来他们想把春节福利跟年终表彰结合,给优秀员工发定制礼盒。“吴经理,能不能麻烦你们加个急?我们腊月二十要开表彰大会,想当天把礼盒发下去。” 王经理的语气里满是急切,“要是实在赶不上,我们只能找其他供应商了。”
吴梦琪握着电话,心里快速盘算:增加 400 份礼盒,意味着要紧急协调商户加做食材,还要赶制姓名牌,时间只有五天。她立刻联系联盟商户:王哥说可以连夜加熏腊肉,陈婆婆愿意让徒弟们加班做米糕,姓名牌则找磁器口的木艺作坊定制,承诺三天内交货。挂了一圈电话,她才对王经理说:“您放心,腊月十九下午保证把 1200 份礼盒送到贵厂,姓名牌会单独包装,方便你们区分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
放下电话,吴梦琪组织团队加班。仓库里的灯亮到后半夜,林晓帮着分拣腊肉,手指被油纸蹭得油亮;小张打印姓名牌的标签,打印机没墨了就跑出去买,来回跑了三趟;吴梦琪则盯着包装流水线,确保每个加印厂徽的礼盒都没出错。凌晨两点,张明经理突然出现在仓库门口,手里提着热腾腾的酸辣粉:“知道你们在加班,给大伙带了点夜宵,吃完再接着干,注意别累着。”
捧着热辣的酸辣粉,林晓的眼睛红了:“张经理,您怎么还没休息?” 张明笑着坐在箱子上:“你们都在为业绩拼,我这个经理哪能闲着。上次枇杷园团建时我就说过,咱们战略客户部是一家人,有困难一起扛。” 他看着满仓库的礼盒,语气里满是欣慰,“这些礼盒里装的不只是年货,更是咱们重庆人的诚意,能让更多企业员工尝到山城味道,比拿多少订单都值。”
腊月十九下午,1200 份定制礼盒准时送到西南重工。王经理打开礼盒,看到印着厂徽的腊肉包装和刻着员工姓名的木牌,忍不住赞道:“你们太用心了!这礼盒比我们预期的还好,优秀员工肯定会喜欢。” 他当场承诺,明年的春节福利还跟联盟合作,而且会推荐给其他制造企业。
截止到腊月二十,5000 份春节礼盒全部送完。仓库里终于空了下来,吴梦琪和团队成员坐在空箱子上,手里拿着没吃完的糖画福字,看着窗外飘落的零星雪花,心里满是踏实。林晓的脸上还沾着点面粉,笑着说:“这阵子虽然累,但看到客户满意的样子,觉得值了。下次再做春节礼盒,咱们还能加更多重庆特色,比如把火锅底料做成迷你小罐,方便员工带回家。”
小张也点头:“我统计了客户反馈,90% 的员工都喜欢礼盒里的方言春联,还有人在朋友圈晒呢。明年咱们可以做不同版本的春联,针对年轻人做‘潮酷版’,针对老员工做‘传统版’,满足不同需求。”
吴梦琪看着兴奋的团队成员,想起团队首次团建时的场景 —— 枇杷园火锅的红灯笼下,大家说着 “一起成长” 的誓言,而现在,他们不仅一起完成了年度业绩冲刺,还圆满完成了春节福利筹备,这份默契和坚持,比任何订单都珍贵。她掏出手机,给联盟的商户们发了条感谢消息,很快就收到周叔的回复:“小吴姑娘,明年春节咱们再一起做更好的礼盒,让重庆味道传遍更多地方!”
离开仓库时,暮色已经降临,磁器口的红灯笼亮了起来,映得青石板路一片通红。吴梦琪回头望了一眼空荡荡的仓库,仿佛还能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 —— 分拣食材的商户、检测样品的林晓、统计数据的小张,还有送来夜宵的张明经理。这些温暖的瞬间,就像礼盒里的方言春联,虽朴素却真挚,成了这个腊月里最珍贵的记忆。她知道,春节福利的筹备不是结束,而是新一年的开始,只要团队和联盟还在一起,就一定能把 “重庆味道” 带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感受到山城的热辣与温情。
喜欢重庆美女销售的麻辣逆袭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重庆美女销售的麻辣逆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