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冬风裹着细雨敲打着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战略客户部的会议室内却气氛灼热。白板上用红笔醒目地写着 “年度冲刺目标:1000 万元”,下方贴着的销售进度条停留在 680 万,距离年底仅剩 45 天。吴梦琪将刚打印好的《冲刺阶段任务分解表》分发到每个人手中,纸张边缘因她攥得太紧微微发皱。
“各位,最后一个多月,咱们得拧成一股绳。” 张明经理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将搪瓷杯重重放在桌上,茶水溅起细小的水花,“公司把开拓制造企业市场的重任交给咱们部,这 1000 万不只是数字,更是咱们战略客户部的底气。”
吴梦琪站起身,指尖在任务表上滑动:“根据大家的优势,我做了任务拆分。李姐有五年行业展会经验,这次‘西部制造业供应链博览会’就由你带队,负责拓展新客户;王哥最擅长维护老关系,你牵头老客户回访,重点挖掘年底福利采购和次年预算规划需求;我重点跟进‘渝州重机’和‘西南汽车零部件’这两家制造企业的采购项目,这两家预计能贡献 300 万左右的业绩。”
她话音刚落,李姐立刻接过话头:“展会这块我熟,但这次得做足准备。上次我去参加工业展,光发资料就花了半天,真正能对接上的决策层没几个。” 她从包里掏出笔记本,上面记着往届展会的经验教训,“这次咱们得精准定位,不能再做无用功。”
“我查了展会官网的参展商名单,已经筛选出 200 家与咱们业务适配的制造企业。” 吴梦琪点开电脑上的表格,“我用‘三维筛选法’做了标注:行业匹配度、需求急迫度、决策影响力,前 20 家重点客户都标了红,比如有三家汽车厂商近期刚发布产线升级计划,采购需求肯定迫切。”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还准备了差异化接待方案,战略级客户安排专属洽谈室,潜力客户用 VR 演示案例,普通观众可以用自助查询屏,这样能把精力集中在高价值客群上。”
王哥这时举起手:“老客户回访我没问题,但怎么避免只是简单问候?上次有个客户说‘暂时没需求’,我就不知道该接什么了。” 他揉了揉太阳穴,语气里带着几分困惑,“年底大家都忙,要是抓不住真需求,回访就是白费劲。”
“我准备了标准化回访模板,核心是‘问题 - 影响 - 解决方案’的沟通逻辑。” 吴梦琪打开共享文档,“开场先诊断痛点,比如问‘您年底员工福利采购是不是面临众口难调的问题?’;然后用数据强化价值,像‘咱们给 XX 机械厂做的礼盒,让员工满意度提升了 35%’;最后引导行动,比如‘要不要给您发份定制方案参考?’” 她还特意标注了重点,“回访前一定要调阅历史记录,有投诉或特殊需求的客户要重点跟进,比如 XX 电子的张总上次提过想要无糖选项,这次得主动提。”
散会后,团队立刻投入紧张的筹备中。李姐带着实习生小张泡在会议室,将展位设计图改了三版。最终确定的方案里,视觉层用公司红搭配机械齿轮抽象造型,信息层按 “金字塔法则” 排布:顶层是 “服务 3 家制造业 500 强” 的成就,中层展示 “红色礼盒 + 非遗文创” 两大核心方案,底层是客户证言视频墙。“互动区得弄个低门槛体验项目。” 李姐突然拍了下手,“做个成本计算器,客户输入企业规模,就能自动生成福利采购优化报告,这样留资率肯定高。”
王哥则在 CRM 系统里给老客户做标签分级。他按 “合作金额 + 互动频率” 把客户分成三类:A 类是年采购超 50 万的核心客户,B 类是有过两次以上合作的稳定客户,C 类是潜力客户。“A 类客户得亲自上门,带份定制伴手礼;B 类电话回访加微信推送案例;C 类拉进行业社群,发点干货培育着。” 他边说边在系统里录入回访计划,给每个客户标注了最佳联系时间。
吴梦琪这边则忙着梳理两家重点制造企业的资料。渝州重机是老牌国企,有 8000 多名员工,年底福利采购预算充足,但决策链长;西南汽车零部件是民营企业,扩张速度快,更看重性价比和交付效率。“得用不同的方案打动他们。” 她对着电脑自言自语,给渝州重机的方案侧重 “红色文化传承 + 定制化包装”,附上红岩纪念馆参观活动的策划;给西南汽车零部件的方案则突出 “供应链高效响应 + 成本优化”,用表格对比传统采购与联盟采购的成本差异,标注 “能节约 18% 的中间环节费用”。
展会开幕前三天,意外突然发生。李姐接到展会主办方通知,原定的专属洽谈室被临时占用,换成了普通展位旁的休息区。“这可不行,战略客户来了连个安静的沟通地方都没有。” 李姐急得直跺脚,“咱们准备了技术白皮书和定制方案演示,在嘈杂的休息区根本没法展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